這個瓶子是壹個長蓋子,頂部中間有壹個環形按鈕。外面有三個躺著的羊紐扣。身體呈圓柱形,直壁,腹部兩側有動物耳輪。平底,承三虎形足。與此瓶類似的還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建武二十壹年騎射玉瓶。後者表面鍍金,配有圓形軸承。軸承上刻有63個字的銘文,描述了制造年份、名稱、尺寸和工匠姓名。建武二十年是公元45年,屬於東漢初年。尊,又稱尊,是漢代最重要的盛酒容器。分為盆形和桶形兩種,藏品中的這件三陽青銅瓶就是桶形瓶。在漢代,飲酒時應先將甕或壺中的酒倒入壇中,再用勺子盛在耳杯中飲用。1962陜西省右玉縣大川村發現的桶狀酒瓶上有銘文:“鐘靈胡夫銅暖酒壹瓶,重24斤,三年制成。”季孫先生認為桶瓶的三個蹄子都非常短,所以很難在下面點火,也不能用來取暖。裏面應該裝的是冷釀的酒。
火鍋是壹種受歡迎的吃法,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在室內圍著火鍋,不僅趕走了寒冷,還可以享受美食的美味。其實這種飲食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漢代,青銅染器就是最好的見證。
這種青銅染色裝置由三部分組成:板、爐和耳杯。類似的器物在湖南、河南、山西、陜西、山東、河北、四川等地都有出土,都屬於西漢中後期,說明這種器物在歷史上流行的時間雖短,但分布很廣,使用也很廣泛。至於這類器皿的名稱和用途,有學者認為是用來溫肉湯的,故稱“煮飯爐”;由於爐上的耳杯與西漢時期常見的酒杯形狀相同,有人稱之為“溫酒爐”。有學者認為是供熏香的室內陳設,命名為“熏香爐”。由於有些器皿上有“染”字銘文,甚至有學者認為這種爐子是漢代貴族家庭用來染絲、帛的。根據其中壹件染器上“清河食官”的銘文,有專家推斷此器應由朝廷食官掌管,是古代的食器。這壹觀點已得到普遍認可。
既然是餐具,為什麽要自稱“染”?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調味品叫染料,吃肉常用醬、鹽等調味品作為佐料,放在耳杯中。但是染色裝置中的爐子有什麽用呢?這和當時用“潤”做肉的方法有關。從先秦到漢代,中國制作肉類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煮和烤。浸泡制肉的方法在漢代更為普遍。煮肉有兩個步驟:第壹,把肉煮到可以吃的程度,相當於現在的白煮肉;然後蘸調料調味,染好的杯子裏裝的是調味好的醬料。與現代學校不同的是,漢代的人們習慣使用熱香料,所以他們必須用染爐不斷加熱香料。考古發掘中見到的所有汙跡都是西漢時期的墓葬。精工染器上除了杯、爐外,還附有盤子,爐體上常鑄有各種裝飾圖案。有些染發師的耳杯也有長柄,拿起來比較方便。有的耳杯設計的更周到,就是中間裝了壹個帶孔的箅子,防止調料裏的渣子沾到肉,足見吃不厭的匠心。值得註意的是,出土的青銅染器體積很小,染杯容量壹般只有250-300 ml。整個染爐的總高度只有10到14 cm之間,非常精致。染色裝置的設計符合漢族人的飲食風格。當時人分飯,壹般是壹案壹人。有些染爐和杯子上還刻有序列號。宴飲時壹人壹套,隨吃隨“染”,有點類似現代人用的小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