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段故事,壹段人情,都是慢火熬出的人生。每個人的故事都是那麽鮮活有趣,還帶著滿滿的暖意。沒有壹個人物是次要的,也沒有壹個人物是重要的,每個人物都是真實的存在。喜歡這麽細細道來的文章,壹篇篇,直入心底,尤其在壹個人的時候,讀之更是心靜,心柔。
這是壹本適合細細品讀的書,不論處在如何的浮躁心境,點開此書,便能獲得足夠的寧靜。看此書,就像是聽壹個淡雅的老人在給妳閑話家常,所聊的,都是壹些平民百姓的故事。
寫故事的人把生活中的人寫進了故事裏;故事外的人把故事裏的人帶入了生活中。在隨處流連 東張西望的汪曾祺筆下,如晚飯花壹樣無足珍貴的人們如詩如畫,於平淡處見崎嶇、於簡短處見深刻、於抒情中見哲理。
很喜歡汪老筆下的人物,親近!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永遠跟生計有關,永遠具有樸實的壹面。那年月才真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能養人。只要勤勞、勤快,高低貴賤不會讓人急扯白臉,他們大多相信宿命。壹方面他們也許會受到不公,另壹面他們卻很想得開,難得的坦然。
關於愛情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他會發生些什麽的郭慶春導演那意味深長的笑;“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李三,“恪盡職守”的生存之道;侉奶奶的清貧、不爭、任勞任怨的平淡生活;開肉案的龐家三兄弟精明團結的發家致富之道;夫唱婦隨的打魚夫婦,苦大仇深般的落魄日子;金大力自知之明的苦幹實幹精神。他們有個***同點就是任爾千狀萬態仍年復壹年、日復壹日的賣力度日,給人壹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踏實感。之後描寫的高雪、孫淑蕓這兩個人物,是造化弄人,時不我待的悲劇。
每個人都動容,都活靈活現,有舊時代的煙火氣。
這些構成了萬家燈火的人,如我們日常所見的每壹戶普通人家,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喜怒哀樂,經由汪老的筆,鋪陳在我們面前,是經過了歲月洗練後的味道,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汪老筆下所描述的這些人,就像是晚飯前後所開的花。生命力極其旺盛與頑強,兀自生長兀自開放,縱是沒有人關註也自我綻放得熱鬧。在兀自的熱鬧生長中,又仿佛有那麽些寂寥。
不管過程中經歷了苦難也好,喜樂也罷,最後的結果是遺憾也好,感恩也罷,壹輩子就這麽過來了,壹切最終都歸於了平靜。也都轟轟烈烈過了,也都安安靜靜終了。有所獲得,也有所失去。這樣的人生,真好。
壹點壹滴都是生活,壹瓜壹葉皆有智慧。每壹個小說的人物,都有汪老的寄托,期盼亦或是遺憾,像妳,像我,也像他自己。蕓蕓眾生,千姿百態。
《徙》裏的高雪,才貌兼具,誌向高遠,然而,終於想飛沒有飛出去,嫁作人婦,卻是郁郁寡歡,含恨而終;王四海江湖藝人,甘願生離親友放棄技藝放棄五湖四海,與心愛女人於壹方天地相守度日,即便偶爾也會惆悵失意,卻是無大的煎熬,更多的是樂於平庸。
生活中選擇實在無處不在,且,時常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難免顧此失彼。因此有時很難選擇,然而,更難的是選擇之後的如何調整心態,釋懷執念,平復得失的遺憾。
遺憾的就讓它混入歲月,選擇的就讓它充盈時光吧!
本書是小說集,每篇小說的情節並不綺麗曲折,只是平淡敘述生命中往來人事;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因而沒有太多戲劇性,卻滿是樸實的人間煙火味兒;沒有太多個人批判點評,不註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結尾處常常戛然而止,引人遐想。讀來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汪老說,他對所有的人都有興趣,不管是站在時代前列的人,還是糊火柴、撿破爛、撈魚蟲、曬槐米的,他都想了解。想知道他們吃什麽想什麽。
汪老說,作為壹個寫小說的人,對於人,只想了解、欣賞,並對他進行描繪,而不想對任何人做出論斷。對於這個世界,他所傾心的是現象;而對於人,更多註意的是他們的審美意義。
正如汪老所說的壹樣,他的筆推崇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推崇善良的人情味。他喜歡他筆下的每壹個人物,他讀得懂他們的珍貴與獨特。壹如他的心境,他的筆調閑適淡雅,讀來令人滿心的舒適。
汪老說:“我就像李小龍壹樣,喜歡隨處流連,東張西望。我所寫的人物都像王玉英壹樣,是我每天要看的壹幅畫。這些畫幅吸引著我,使我對生活產生興趣,使我的心柔軟而充實…”
晚飯花作為集冊之名,再合適不過了。
每個普通人的壹生就像晚飯花,雖平凡不起眼,依然繁茂生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