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期以來,由於國外列強的掠奪和戰爭,加上文物走私等因素,大量中國古代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精品、孤品。
圓明園遺址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壹、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則是另壹個數字: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這兩個統計都反映了壹個接近的數據:在海外的中國文物超過1700萬件。
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流失的方式:戰爭、不正當貿易、走私
薈萃了中國文物精華的北京先後遭到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野蠻掠奪,在這兩場浩劫中,北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
眾多外國人打著“文化考察”的旗號巧取豪奪,僅1876年至1928年到達中國西北地區的探險隊就有42支,目前敦煌遺書在中國國內僅存2萬件,而藏於英國大英圖書館的就有1.37萬件,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有6000件,俄羅斯亞洲民族研究所有1.2萬件。
甲骨文也大量流失海外,據不完全統計,安陽小屯出土的20萬片甲骨,流失海外的有2.67萬片,遍及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瑞典、瑞士、法國、俄羅斯、比利時等十二國,其中日本多達1.2萬多片。
商代獸面紋鬲
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公然將中國淪陷區的大量館藏文物運到日本,還在中國東北、華北地區進行了長時間非法的有計劃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也全部被運到日本。
明萬歷景德鎮窯五彩龍牡丹紋瓶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國內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結,又掀起壹次盜掘、走私珍貴文物的狂潮。
(這股金錢利益驅動下的狂潮,持續至今!)
文物學者林樹中說:“清末民初是文物流失最厲害的,就像黃河決堤壹樣,中國的頂級文物不斷流向海外,那是中國文物的災難,也是讓人難忘的國恥。”讓他發宏願整理文物外流的,是1985年在美國納爾遜·艾京斯美術館參觀北魏石雕《帝後禮佛圖》。
這件文物是上世紀30年代,大都會美術館東方部主任普愛倫在洛陽龍門石窟拍下照片,找到北京古董商嶽彬,要他鑿下運往美國。嶽彬聯絡當地保甲長和土匪將石刻鑿成幾麻袋碎片,然後在北京拼湊組裝運往美國。
《帝後禮佛圖》
這個普愛倫,又勾結古董商盧芹齋,將目光投向了以武則天為原型塑造的盧舍那大佛。由於大佛太大,無法運走,他們居然將佛像半米長的右手掌“斬去”運走。
掠奪者的貪婪給中國文物帶來巨大災難,雕塑類文物除了像《帝後禮佛圖》和昭陵六駿那樣被鑿碎“粉身碎骨”外,更多的被“斬首”,尤以佛像為最,還有的身首異處,如山西天龍山石窟第21窟唐窟內,壹個菩薩的頭藏在美國大都會美術館,而身軀卻被藏在日本出光美術館。
抗戰期間,日本派軍隊占領山西雲岡石窟,派“專家團”進駐“研究”,四周貼出告示:“擅入者,格殺勿論”。而山西天龍山更是被日本山中商會洗劫壹空,所花代價不過是用12根金條賄賂了石窟下寺院裏的和尚。
西夏黑水唐卡藥師佛
英國是歐洲收藏中國文物的第壹大中心。大英博物館則被認為是在中國之外藏有最多最好中國文物的博物館。
元代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
大英博物館東方室收藏的中國文物包括:青銅器、陶瓷、書畫、玉器、雕刻品等,***計23000余件,有許多是珍品、孤品。如清代乾隆帝的心愛藏品、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唐代摹本最引人註目,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和上世紀由斯坦因帶往英國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極其重要的珍品。還有壹些無價之寶如南北朝陶獵鷹坐俑和唐代黃玉坐犬,並未對世人展出。
《女史箴圖》
日本美秀美術館陳列的中國青銅器和金銀器,其中有很多來自中國河南洛陽金村,那裏曾經是東周王室的墓地。洛陽金村出土的玉器是世界古玉收藏界的第壹品牌,而這裏出土的青銅器也不例外,它們見證了中國古代青銅藝術輝煌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