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是不折不扣的男神。
男神的入門條件——顏值
?關於王維的長相,有壹個傳說。
?在唐朝,士子科舉考試想及第,難度不小。遠的不說,大文豪李白和杜甫、孟浩然就都沒有考上。那是因為,想要科舉入仕,既要有才華,還需要有門路。王維考試那壹年,據說也內定了狀元。那位準狀元的背後,站的是當朝最受寵的公主。當時壹心建功立業的王維,找到岐王請求幫助。於是,經過岐王的精心策劃,王維出現在了公主面前。後來,王維是那壹年的狀元。王維到底長什麽樣,我們只能遙想了。史書記載,大概就是“妙年潔白,風姿都美”。後來還有傳說,王維被公主看中,並搶占。雖說是無稽之談,也可從中看出王維必然是長相不俗的。
?想要晉級男神,只有長相顯然也是不夠的。要知道,我們女人才不會只看臉呢!我們不只看臉,主要看氣質。
?提到氣質,不能不提的就是王維的出身。
?魏晉以來,世家大族在社會上的影響越來越深。瑯琊王氏在魏晉時就已經有第壹豪族的稱號了。而王維,據說就是瑯琊王氏的子弟。王維的母親,是博陵崔氏女。這是壹個什麽概念呢?清河或博陵崔氏、範陽盧氏、趙郡或隴西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是唐朝最尊貴的世族,被稱為五姓。這五家自恃身份和血統,除了內部通婚,連皇家都不看在眼裏。
?瑯琊王氏+博陵崔氏,王維的身世,就是他的底氣。
?王維的魅力,能穿越千年的時光,直接在現代秒殺壹片,最主要還是因為他的才情。
?他是歷史上少見的全才。
?我們都知道王維的詩寫得好。還知道他的田園詩寫得尤其好。什麽“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什麽“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大部分人都能如數家珍。然而,只會寫田園詩有什麽稀奇。王維壹寫送別,“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和元二傳唱至今;壹寫邊塞,就有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絕唱;他寫相思,“紅豆生南國”寄托了多少有情人的情思;他寫登高,重陽節人人吟唱“遍插茱萸少壹人”。
?詩寫得這樣好,王維卻說自己“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通俗點兒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寫詩什麽的,我也只是玩玩兒,我的主業其實是畫畫。好吧,求唐朝其他詩人的心理陰影面積。然而,王維的畫,那是真好。就像華山派有劍宗和氣宗壹樣,中國的山水也有南宗和北宗之別。而王維的潑墨山水畫,就是南宗的代表作,王維也被視作南宗之祖。史書對王維的畫,是這麽評價的:畫思入神,至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繪工以為天機所到,學者不及也。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壹把交椅”。
?作為藝術品類,書畫不分家,王維的書法也頗負盛名。他擅長草書和隸書,史書上評其“工於草隸”,並用壹個字來形容他的書法水平——“精絕”。
? 和詩歌成就並列的,是王維的音樂才能。曾有人收藏了《奏樂圖》,不知道畫中是什麽內容,就去問王維,王維看了說:“這是《霓裳羽衣曲》的三疊的第壹拍。”這個人招來樂工演奏,果然如此。每次讀到這個故事,難免讓人聯想到“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
?男神王維,還是壹個多情而不濫情,專情又不絕情的人。
?說他多情,是說他感情豐富。他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壹詩,抒發了對兄弟的友悌之情;他用《送元二使安西》壹詩,寫盡了對友人的牽掛和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之情;他用“願君多采擷”寄托了對戀人無盡的思念,又用壹句“寒梅著花無”道出了對家鄉的綿長思念。
?說他至情,緣於他對所愛之人的深情。歷史記載,王維中年喪妻,時年三十壹歲,然後,終身沒有再娶。他後來寄情於山水和佛禪,何嘗不是太上忘情呢!王維侍奉母親,以孝聞名。歷史記載,母親去世,王維服喪期間,形銷骨立,幾乎沒能活下來。張九齡對王維有知遇提攜之恩。後來張九齡被李林甫陷害貶官之後,王維由此對唐朝官場開始失望,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顏值高,有才氣,至情至性,這樣的王維,約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