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銅鏡出土後有自然裂開現象,玻璃器雖然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但本身結構容易膨脹變化,更加要仔細處理。皮殼作為長久的化學反應,也是壹種平衡的表現,不可隨便清除。
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將其固定壹個地方擺放,控制適當的溫度,絕對要避免曝曬或者冷藏等溫度的急劇變化,使之慢慢適應。大件或者高古的話建議先放幾年不清理,盡量使之達到平衡狀態。
古代玻璃的清理,有器皿大件、珠飾小件的區別,也要看皮重皮輕,高古近代。
高古、大件及皮厚的最好保持原有品相。小珠類先看其坑口的出土狀況,皮殼輕微的可以考慮適當清理。
品相好不脫皮的可以用酒精清潔,同時也是消毒。不宜用水,也不宜用84消毒液或者清潔劑。
如果珠類是作為裝飾品佩戴於身體,提供壹個小方法先行處理:把單顆珠置於小棉袋中戴壹陣子,讓珠子的表面與棉布接觸,使之適應。
如果是高古的戰國蜻蜓眼珠之類,皮重的就盡量不用清理。
如果是立件,在放置好之後,就盡量不要搬動,也不要上手!
(感謝林樹旺先生分享經驗,並感謝孫超先生提供圖片)
另經筆者查詢相關研究資料後得知:古代玻璃的質地變化取決於其化學成分及保存環境,古玻璃器的保養應該以預防性保護為主。
玻璃在常溫下為剛性體,硬度高,具脆性。在收藏中尤其要防擠壓、碰撞、振動等機械性損傷。玻璃長期在水、酸、堿、空氣等物質的參與下,會從表面開始產生物理化學變化,如造成潮解、腐蝕、堿化、失透、粉化、暈色、虹彩、脫落甚至炸裂等現象。
我們壹般認為玻璃化學性質穩定,是耐水的,其實水會對玻璃表面產生化學侵蝕作用,空氣也是如此。
所以說,保存玻璃的基本環境條件是低溫幹燥並保持空氣純凈度無汙染。其相對濕度應以博物館環境質量標準的下限為宜,即RH在35-45%的範圍。潮濕環境對玻璃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
對已經風化腐蝕的玻璃器,除改善保存環境防止襲擊損壞外,可作適當的技術處理。對出現表面粉化、脫落等現象者適當封固、粘結。受壹定風化影響,透明度下降程度稍輕的玻璃器可用稀釋醋酸擦拭,中和玻璃表面的遊離堿,恢復透明度。
古代遺存較少、脆弱易損者,應倍加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