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漢族宮殿建築上。畫像磚主要用木模壓印然後經火燒制成,也有的是在磚上刻出紋飾。畫面的表現形式有淺浮雕、陰刻線條和凸刻線條。有的上面還有紅、綠、白等顏色。多數畫像磚為壹磚壹個畫面,也有壹磚為上下兩個畫面的。畫面內容非常豐富,有表現勞動生產的,如播種、收割、舂米、釀造、鹽井、桑園放牧等,有描繪社會風俗的如宴樂、雜技、舞蹈等,有神話故事如西王母、月宮等,還有表現統治階級車馬出行的。因此,它們不僅是美術作品,也是記錄當時社會生產、生活的實物資料。
戰國遺址中曾發現過空心磚,但用於墓室。《詩·陳風·防有鵲巢》中說“中唐有甓”,意思是說堂下通過中庭通往前門的路是用磚砌的。甓,即磚,用磚砌墻是比較晚的事了。壹般漢族建築用磚,是素面的。漢代燒磚,由於其火候高,磚質堅硬如鐵,常用作硯材,成為古玩。砌在墓室中的磚,多有畫像和文字,壹向為收藏家所重視,秦漢磚更為珍貴,有所謂“秦磚漢瓦”之說。
磚刻文字,在證經補史和書法藝術上,有其不可低估的學術價值。畫像磚則是十分寶貴的藝術珍藏品,畫像磚有的是用雕刻好的模型印制的,也有直接在磚上雕刻的,有的還加施色彩。
畫像磚的產生早於畫像石,戰國晚期至西漢中期是畫像磚藝術的濫觴期。最早的畫像磚幾乎都是戰國晚期各國都城宮殿上的建築用磚,多為體量較大的空心磚和條形磚,主要用作宮殿的臺階和踏步,其中以秦都櫟陽和鹹陽出土的畫像磚最為精美。戰國末,秦國最先開始了從木槨墓向磚室墓的演變,使用畫像空心磚來修建墓室。伴隨著秦軍統壹六國的號角聲,畫像空心磚墓被秦人從關中帶到了關東地區。
西漢早期,這種畫像空心磚墓在今河南地區迅速發展,並在西漢中期影響到今晉南、冀南、鄂北、皖北和魯西等周邊地區。西漢晚期到東漢末是畫像磚藝術的繁榮期。從西漢晚期起,畫像磚墓開始擺脫了呆板的箱式結構,迅速向居室化發展,畫像磚也擺脫了空心磚的舊模式,向多形化發展。東漢時期,畫像磚藝術發展到巔峰,畫像磚墓的分布範圍擴大到西至甘青,東到海濱,南起雲貴,北達大漠的廣闊區域,並形成了以今河南地區和四川、重慶地區為代表的兩大中心分布區,其中四川、重慶地區的畫像磚持續繁榮到蜀漢時期。東漢時期的畫像磚已經揚棄了圖案化的構圖,而以有完整畫面的方形、長方形、條形的實心磚作為主要載體。
至東漢和六朝時期,隨著厚葬之風和磚式墓的流行,獲得更大的發展,其形式也從秦漢的壹磚壹畫,發展為六朝的大型磚印壁畫。秦漢時期,多為模制磚,表現手法壹般用大塊大面的浮雕,塊面圓厚、古樸簡練,粗放而富於動感,磚體堅硬,工藝已達到很高水平。這壹時期,畫像磚用模制批量生產。畫像磚是古代繪畫和雕刻藝術高度結合的珍品,是研究中國雕刻工藝的重要實物資料。
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其中,以四川成都平原壹帶的畫像磚最具特色,磚的規格均為長方形,壹般寬50、高40厘米左右,壹磚壹個畫面,圖像內容極具地方特點,整齊地按壹定間距鑲嵌在磚室墓的墓室和甬道壁面上。魏晉至宋元時期是畫像磚藝術的衰落期,但南朝時期在以今南京為中心的長江流域畫像磚藝術又出現了壹個小高峰期,南京地區發現的宏規巨的巨幅拼鑲畫像磚墓代表了這壹時期畫像磚藝術的最高水平。隋唐以後,雖然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諸多地點都發現過畫像磚墓,但始終沒有形成壹個中心分布區域,畫像內容也日益趨於形式化和簡單化。元代以後,畫像磚作為壹種民間美術藝術形式,淡化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