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半條命》中寫道:
“壹個中年人常常感到孤獨,因為當他睜開眼睛時,他周圍都是依賴他的人,但沒有壹個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實中年男人還有另外壹個名字,那就是:父親。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誰經歷過這樣的人生,誰就會“煩惱”。如果妳的孩子已經長大,妳會發現,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親的角色往往是“沈默”的。
很多時候,不是父親無話可說,而是他什麽都不想說。壹整天的工作下來,大家都要在車裏坐壹會兒,喘口氣再回家。
所有的委屈都要自己扛,職場上再累再委屈。回到家要學會微笑,盡量不要把情緒帶回家。孩子喊壹聲“爸爸”,父親的心就會“暖”起來。似乎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價值的。看來我們明天需要再累壹點,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
如果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父母真的過得好嗎?父親真的無所不能嗎?
父親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只是妳感受不到而已。正如冰心所說:“父愛是無聲的,如果妳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愛!”"
02
妳在成長,妳父親在老去,妳父親還在負重前行。
我父親是壹個非常嚴格的人。每次他回家,家庭氣氛都會來個360度大轉彎。剛有說有笑,我們突然變得謹慎起來,不再大聲說話。
父親之所以嚴厲,是因為他“不折不扣”。他說的話就是家裏的“聖旨”,誰也不能違抗,包括他自己。
我初中的時候,姐姐在讀高中,哥哥在讀初中。壹個家庭的開支日益增加。為了我們三個兄妹讀書,家裏已經負債累累。
每到開學前幾天,父親就厚著臉皮向親戚朋友借錢。親戚說:“妳讓他們少讀點書,早點上班,就好辦了。”
我二叔家也有三個孩子,但都讀完初中去東莞打工了。
有壹天,我二叔來我家喝酒。他對我父親說,“兄弟,我不是在說妳。不管孩子怎麽相處,妳以後永遠都不靠譜。”妳最好不要借錢。想辦法安排他們工作才是上策。"
父親突然生氣了,把玻璃扔了:“借不到錢,我就去小煤礦打工。”
後來父親真的去了壹個小煤礦。每天爸爸回家都是黑臉,滿臉煙灰,黑衣服。
長大後,壹個朋友承包了壹個小煤礦,邀請我去看壹看。
走到煤礦口的時候,我倒吸了壹口涼氣。煤礦巷道只有壹米多高,每個人都要腰纏壹只貓走進去。裏面的光線很暗。壹不小心就會撞到頭。腳下的石頭也很鋒利,隨時可能絆倒。至於煤礦最裏面是什麽樣子,我不敢去看。
其實村裏也有這麽壹句話:“去小煤礦的都是大財主。”這句話是含蓄的,也就是說,在那個年代,在小煤礦幹活很危險,好像是用命換錢的意思。
我父親從沒說過在煤礦工作是什麽感覺。只是那些年,他變得更沈默了,頭上的白發更多了,腰似乎也站不直了。
03
如果妳真的了解妳的父親,妳會發現他的沈默很無奈。
在朋友圈看到壹個小故事:壹個七八歲的女孩回家說:“這個月學校要開運動會,讓我們買雙跑鞋。”
媽媽說:“這個妳得問妳爸爸。”
女孩不知道父親生意失敗,家裏不僅沒錢,還欠了很多外債。
父親沈默了很久,然後說:“如果妳讓老師給我們兩天寬限,我們壹定會買跑鞋。"
兩天後,跑鞋買回來了。父親的手上,卻多了壹些傷口。為了買鞋,沒幹過體力活的爸爸居然在工地裏挖,手心全是血泡!
也許,很多人不能理解父親的難處,因為父親在家,像壹座大山,他似乎無所不能。
其實爸爸很累,但又無處訴說。當他開始說累的時候,會讓家裏人慌。父親愛壹座山,即使瘦,也要活得像座山,不能倒。
04
如果妳真的很欣賞,妳會發現父親的愛是孤獨而美好的。
很多父親總是把對孩子的愛埋在心底。他們不善於表達,但如果妳用心去感受,壹定會覺得溫暖。
我的表妹蘇,大學畢業後,去了上海工作。為了和父親溝通,她特意給父親買了壹部智能手機,但在微信聊天時,父親往往采取“關心的態度”。
阿蘇發微信問媽媽:“爸爸怎麽了,總是不理人?”
媽媽說:“妳爸,手指不靈活,長時間打不出壹個字,所以懶得用手機。”
阿蘇又問:“爸爸的手指怎麽了?”
媽媽說:“哎,妳爸爸以前在山裏砍樹,手指經常受傷,站都站不直。”
蘇突然沈默了,眼裏含著淚水。......
是的,我父親辛苦了壹輩子。如果他沒有壹技之長,他只能幹粗活。就算他幹壹輩子粗活,也要養活這個家。妳的背是彎曲的,所以用妳的身體支撐它。
小時候,妳認真看過爸爸的手嗎?妳知道他的工作有多辛苦嗎?
曹倫說:“父愛山,靜而重。把我最真摯的祝福送給不善於表達愛的父親。”
如何描述父愛,妳永遠找不到華麗的字眼,卻總能找到悲傷的畫面。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