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女媧煉石36501塊補天,只用了36500塊,剩下的壹塊沒用。只剩壹塊石頭自怨自艾,日夜難過。當壹個和尚看到它可愛的形狀時,他在上面刻上了數字,並把它帶到了人間。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世劫,看到石頭上燒著壹個故事,就委托我代代抄下來。傳到曹雪芹手裏,讀了十年,增刪五次,所以叫《石頭記》。
2.作品簡介
《石頭記》又稱《紅樓夢》,是中國第壹部古典四大名著,是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的逐章小說。早期只流傳前八十篇手稿。程維遠收集了最後40篇手稿,並邀請高鶚協調出版了全部120篇手稿,題為《紅樓夢》。還有《於今原》、《脂硯齋評石》等版本。
《紅樓夢》是壹部具有世界影響的人間小說,被公認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王、石、薛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事和閑情為主線,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婚戀故事為主線,描寫了金陵十二釵的人性之美和悲劇,歌頌了追求光明的叛逆者,通過叛逆者的悲慘命運預見了封建社會的必然滅亡,揭示了封建社會的末路危機。
《紅樓夢》有初步的民主思想。他對現實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包括宮廷和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及其家族的腐朽,封建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和等級制度,以及相應的社會統治思想,即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和社會道德,提出了帶有初步民主性質的模糊理想和主張。這些理想和觀念是當時正在成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紅樓夢》以“以大誌談情,以事記事”自勉,只循其理,革除舊習,清新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尤其是“真事隱,村言偽”的特殊筆法,引起了後世讀者的強烈好奇和窺探欲,關於旁註的各種猜測也越來越離奇。
3.作者簡介
曹雪芹(約1715——約1763),本名詹,本名,本名,本名,本名秦普,是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他生於清代沈陽(約遼陽),十四歲左右。曹雪芹是江寧織女曹寅的孫子,曹清(曹福之子)的遺腹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院經歷了奢華浪漫的生活。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被劫家產,曹雪芹隨家人搬回北京舊居。後來,他搬到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幫助朋友為生。曹雪芹思想開放,愛好廣泛,學過金石學、詩歌、繪畫、園藝、中醫、織補、工藝、飲食。他憑著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多年的艱辛,終於創作出了壹部極具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