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磬有石制、玉制和青銅制等不同材質,按照使用場所和演奏方式,謦可以分為兩種,壹種為單個的大的磬,稱為特磬。壹種叫編磬,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時演奏的樂器,編磬是若幹個磬編成壹組,掛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於宮廷音樂。清代,特磬和編磬在宮廷音樂中用途頗廣。另外還有壹種叫雲磬。
特磬多用於宮庭雅樂或盛大祭典,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時演奏的樂器。特磬有音高不同的12枚,都單獨懸掛在木制磬架上,它們大小不壹,最大的是“黃鐘”,最小的為“應鐘”,在壹年的12個月裏,每個月各奏壹個調的樂曲,如正月用太簇,十壹月用黃鐘,十二月用大呂等,演奏時,只需換上相應調的特磬,合奏時,在每壹樂句的末尾各擊特磬壹下,起加強節奏的作用。
在河南安陽武官村殷墓出土的虎形大石磬,由大理石制成,已有3000余年的歷史,音色與青銅樂器發出聲音壹樣清亮。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制作的特磬(現為北京天壇收藏),采用新疆和田玉,形狀曲折。
離磬是把若幹只磬編排成壹組,發出幾個音色不同的音來。可以演奏旋 獸首編磬
律的打擊樂器,多用於宮庭雅樂或盛大祭典。《禮記明堂位》中有:“叔之離磬”。離磬也就是後來的編磬。
商代的編磬,壹般三枚壹組,在殷墟西區出土有五枚壹套的編磬。2000多年前的戰國初期,楚地的編磬制造技藝達到較高水平。
清代的編磬,主要用於皇帝與王公大臣慶典的“丹陛大樂”、宮中大型宴會的“中和清樂”和“丹陛清樂”。清乾隆年間制作的編磬,16枚為壹套,大小相同,厚度有異,采用新疆和田碧玉,其形與特磬壹致,只是體積較小,每次演奏時全套都要使用,隨樂曲旋律擊奏。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還用黃金制作了壹套金編磬,和它壹起使用的還有壹套金編鐘。
20世紀70 年代以來,我國先後在湖北的江陵和隨縣出土了大型編磬。湖北江陵紀南故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國都,1970年在這裏出土了壹套25枚編磬。磬體用青色石灰石制成,上部作倨(gōu)句形,下作微弧形,表面都有較清晰的彩繪花紋和略顯凹凸的花紋。其中4枚繪有鳳鳥圖,色彩高雅,線條流暢。湖北隨縣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編磬***四十壹枚,石制,分上下兩層懸掛,上層十六枚,下層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隨時調用,這套編磬與編鐘密切配合,可在同壹調高上進行合奏或同時轉調演奏。其音響效應“近之則鐘聲亮,遠之則磬音彰”。1980年下半年,湖北省 雲磬
博物館和武漢物理研究所合作,將這套2400多年前的戰國初期大型編磬復制出來,其發音與原編磬的標音銘文相符,低音渾厚洪高,高音明澈,音色優美而動聽,音域達三個八度,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多種樂曲。
雲磬常用於宗教音樂,為寺院所用的法器。 又稱“引磬”。古詩有:“磬敲金地響,僧唱梵天聲。”外形與仰缽形坐磬相同。形體很小,磬身銅制,形似酒盅,磬口直徑只有7厘米,置於壹根長木柄上端,全長約35厘米。木柄旋以條紋為飾。雲磬為寺院中使用的法器,也用於宗教音樂中。演奏時,左手持木柄下端。右手執細長銅棍敲擊,發音清脆,在梵樂中常用以敲擊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