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戰國時期虎人物趣聞
“符”是壹種古老的代幣,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是古代君主或皇帝授予其兵權後,調動軍隊的信物。多以青銅鑄造,因其虎形,故稱“虎符”或“軍符”。
根據專家的研究,老虎符號由兩半組成,每壹半都有相同的銘文。右半部分由中央政府保存,左半部分給指揮軍隊的將領。軍隊調動時,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節會匹配符號,然後才能調動軍隊。戰國時期,辛盜符救趙的故事充分說明了虎符的作用。目前發現的虎符全部屬於秦國,包括郭虎符、秦都虎符和陵虎符三件。秦都胡夫於1973在Xi郊區山門口公社被發現。現藏陜西歷史博物館。它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它的背上有壹個凹槽,脖子上有壹個小洞,還有壹只卷尾巴的行虎。九行鍺金銘文,40余:“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是用50個以上的士兵造盔甲的,肯定知道君這個符號,但是他敢做。雖然他不知道這個符號,但他能做到。”碑文最後壹句的意思是:如果軍情緊急。不用等信號,可以通過信標報告消息,立即行動。新郭現藏於法國巴黎陳。楊陵虎的象征,現在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三個老虎符號的銘文大致相同,但有壹個區別是顯而易見的。新郭的碑文寫著“權為王”,秦都護寫著“權為王”。,而秦陽陵的虎符被稱為“權在帝”,可見這三個虎符出自秦的三個不同時代。秦的國君是先王,這說明新郭是在秦初取得的。惠文君是秦國唯壹的壹個,所以杜是在惠文君在位的時候做的。秦始皇開始自稱皇帝,所以陽陵的虎符是秦始皇之後做的。
壹個虎符的發現還是很有意思的。是前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重慶偶然發現的。抗戰時期,郭沫若在重慶。閑暇時,他喜歡逛逛貨攤。有壹天,他在壹個地攤上發現了壹只青銅虎,心想可能是文物,就拿起來看了看。他不想青銅虎像突然裂成兩半。老郭對文物很了解,他立即意識到這可能是壹個軍事符號,並買了下來。拿回去後仔細考證,果然是古代的虎符。誰也沒想到,壹件極其稀有珍貴的文物被如此戲劇性地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