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巴黎,對於壹個剛在火車上開始學法語的家夥來說,隔膜中夾雜著興奮。“那時候,我幾乎所有的既定思維都成了空中樓閣。我只是壹個思維能力敏捷的人,但思維的語境是全新的——我是壹個成熟的身體,壹個孩子的思維。”接下來的三四年是程新東艱難完成人生轉型的“精神遊牧期”。壹邊學法語,壹邊在法國國際劇院表演藝術中心北方小醜劇場做助理導演,感受巴黎,結交朋友。壹個直到1993的機會:法國畫廊老板克裏斯蒂娜?凱瑟琳·蒂克(Catherine Thiek)去這家劇院看莎士比亞的戲劇,看完之後認識了程新東。巧合的是,那個周末,法國畫廊即將為壹位出生在上海的意大利後裔——美國藝術家馬克?特別?馬克·迪·西維羅舉辦畫展時,邀請程新東出席。開幕當天,幾乎所有法國名人都去了!程新東深有感觸。“我很感性,喜歡藝術”畫廊恰好是壹個和大眾有關的,有創意的東西,也可以打著藝術的旗號聚集各種社會資源,這恰好和我之前做大量學生工作的經歷有關。我適合。”就這樣,程新東慢慢開始接觸什麽是畫廊。不久之後,法國文化部將在中國美術館和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繪畫五十年展”。戰前剛送程新東去中國打仗。程新東就是這樣慢慢進入藝術圈的。1993年至1998年,他在法國畫廊工作,並在世界各地旅行。在五年的時間裏,他結識了幾乎所有在世的藝術家,並參與了壹系列重要展覽的策劃和籌備。法國畫廊是程新東了解和進入當代藝術的平臺,讓壹個在法國與藝術毫無關系的留學生有機會進入藝術管理的塔尖。1999後,程新東獨立自主創業。他獨特的經營理念和運作模式,迅速輻射出相當大的能量。利用自己的跨文化背景,采用兩條線交叉的“借”的理論,是程新東的經營理念。中法當代藝術兩大板塊相互交叉,相互借鑒。於是在這個看似貧瘠,實則肥沃的地區,程新東努力工作,堅持做下去。經過十幾年的豐富實踐,這片開荒之地漸漸開出了芬芳的花朵。
在擁有自己的畫廊之前,他積極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並以自己的法國畫廊為平臺,拓展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海外市場。另壹方面,他充分利用法國畫廊的國際化經驗,通過上海藝博會的盛大展覽,將西方當代著名藝術家的作品介紹到中國。2001在北京成立程新東國際當代藝術工作室和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後,這個空間成為了壹個支點。這兩條線越是頻繁的相遇,不僅僅是“物理”的碰撞,更是“化學”的融合。和程新東壹起流浪,他知道“借”的方式。就這樣,他逐漸積累了壹個穩固的難以被打破的收藏者群體,畫廊的成功運營也就順理成章了。與“出借”理論相輔相成的是他的動靜結合的運營模式:移動美術館+實體畫廊+圖書出版。流動的美術館。如何實踐這種烏托邦式的理念?程新東身體力行,用壹場又壹場的展覽把當代藝術帶給全世界的觀眾,讓美術館的概念真正存在於流動中。靜態——實體畫廊和圖書出版,固化“流”。程新東在法國有自己的出版公司。他把自己策劃的重要展覽和活動都編成壹本書,達到“隨身攜帶”的效果。這樣有效的溝通,有效的交流,讓他在東西方當代藝術的互動上有了紮實的進展,程新東也說北京和巴黎是他的兩個據點。但是兩點只能形成壹條線,三點可以形成壹個面。他的第三點是環遊世界。
6月165438+10月65438+2004年3月,程新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I)在北京798藝術區成立。2006年3月18日,程新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二期)在北京酒莊藝術公園落成。2006年9月,16,新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三)在798藝術區開業。2007年2月28日,莫斯科特雷恰科夫美術館因為他的關系,首次迎來了30多位來自中國的當代頂級藝術家。“中國當代社會藝術”展覽不僅要展示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還要展示真相。中國當代藝術將在21世紀確立國際地位,這是壹個具體的事實,壹個不可動搖、不可忽視的藝術事實。
程新東正在成為壹個響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