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童年拾趣——掏襠騎自行車

童年拾趣——掏襠騎自行車

70年代,家裏如果擁有“三轉、壹響、壹哢嚓”: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和照相機,那時絕對的小康之家。我們家裏因為父母勤勞,也比較早地擁有了“三轉、壹響”:雜牌的自行車(當時最有名的是“永久”和“飛鴿”)、上海牌手表和半導體收音機(可能是紅星牌。)。記得上海牌手表是賣土豆買的。當時土豆8分錢壹斤,手表是120多塊錢。收音機好像是50多塊錢,那時爸爸的工資只有30塊左右。收音機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還讓我們從廣播劇和評書裏了解了很多歷史故事。我印象深的壹個廣播劇《普加喬夫起義》,故事裏有個情節,老鷹問烏鴉為什麽可以活300年,烏鴉說它只吃腐屍,老鷹聽後說,那還是讓我痛痛快快地喝口鮮血吧。當時不懂,講起義的故事,為什麽要用老鷹和烏鴉對話。至於照相機,我們山裏人不敢奢望。再說了,照相機需要照相和洗相技術呢。

有了自行車,孩子們的壹大樂趣是學車。但是,自行車都是二八的架子,很高。放學後,我們推著比自己還高的自行車,到學校操場學車、練車。我們學車壹般要經歷“掏襠、上梁、上座”三個過程。先學“掏襠”。我們太矮了,只能把腿放在車梁下面蹬車。剛開始需要有人在後面扶車,慢慢就能自己控制龐大的自行車了。當然了,摔跤是免不了的。被那麽大的家夥砸壹下,皮肉也是很痛的。但是,小孩子膽大,不怕摔。我們後來“掏襠”也能騎得飛快。有的小夥伴甚至練就了壹手把車把(南方好像叫龍頭),另壹只手還能撿起壹塊磚頭的騎車技能。再長高壹點,我們就可以“上梁”了,也就是在大梁上騎車,但上不了座,腿短,夠不到腳蹬。最後,足夠高了才能“上座”,坐到車座上面騎車。

大概在6年級或者7年級,我們開始去公社讀書。公社離我家20裏路,騎自行車需要半個小時或者45分鐘。那時老爺(外公)在公社的工業(鄉辦企業)上班,他給我們組裝了稍微矮壹點的自行車。雖然老爺給我們組裝的自行車矮壹點,但也還是無法坐到車座上。我們幹脆把車座卸掉,車梁上綁個棉墊子,騎累了坐壹會兒,不累就在大梁上蹬車。

每天上學,要起早。如果不是刮風,下雨,下雪,也還吃得消,小孩子經歷旺盛。最苦的是雨天,那時的路是泥土的。壹下雨,車圈蓋裏總會塞滿泥巴,無法騎,只能帶個小木棍兒,壹邊推車走,壹邊剔車圈裏的泥沙。由於是組裝車,質量不是很好,常常掉鏈子。小毛病都需要自己解決,大壹點的毛病,只能推車走20裏路回家,找老爹修了。有時,老爹壹邊修,壹邊罵“路上有石子,也不知擡擡屁股?坐的那麽死?”所以,後來騎自行車,發現碰到石子,會迅速擡起屁股。大概這是老爹教育的結果。

其實,騎自行車上學,我還有個有趣兒的記憶,大概是4月。東北的4月依然春寒料峭,我們還需穿薄棉襖、棉褲。但是,河水早已開化了,水面上漲,我們叫跑濤(táo)水(不知道寫的對不對)。我們去公社上學的路上有條大河,橋是木板做的。那年,水很大。老爹委托壹個大爺帶我們過河。他先幫我們把自行車扛到對岸,然後過來接我們。他走在前面,我牽他的衣襟,我們後面還有壹串小夥伴兒牽我的衣襟。走到河中間時,我暈水了,感覺橋在漂浮,撲通壹聲,我掉到河裏。後面牽我的小夥伴們難逃掉水的命運。我們被撈上來,死勁兒擠了棉衣服上的水,顧不上寒冷,拼命蹬回家。記得媽媽看到我很心疼,怕我感冒。趕緊給我找衣服換上,還弄了熱水喝。

現在的日子好了。村裏很多家裏有汽車。路也修成了水泥路。可是,有時想想關於自行車的記憶,也蠻快樂的。尤其是,“掏襠、上梁、上座”見證了我們身體的成長。其實,當時很多小夥伴騎車都經歷了這個過程。現在,我的眼前仿佛看到,在學校的操場上,壹群掏襠賽車的小夥伴們。掏襠也可以瘋壹樣的快樂。

  • 上一篇:皮膚松弛有皺紋嗎?這五款“緊致抗皺”效果好的護膚品,值得收藏。
  • 下一篇:經典收藏(19).[池田理代子].凡爾賽玫瑰完全版日版.全初版全帶付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