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簫的分類

簫的分類

簫的分類有多鐘,按其所開指孔多少,分為:六孔簫、七孔簫、八孔簫;按其使用情況稱呼分為:洞簫、專用於與古琴合奏的竹管細、音量小的F調的琴簫、用於福建南音演奏的竹管粗,音量大的,稱南音洞簫;按其制作材料分為:竹簫、玉簫、銅簫、紅木簫、瓷簫等等。

 玉屏簫玉屏簫產於黔東玉屏縣,屬簫中之珍品。其造型、制作和音樂別具壹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並具有觀賞收藏價值的工藝精品樂器。仙到玉屏留古調,客從海外訪知音。是民間流傳的帶有神話色彩的詩句。玉屏簫的制作始於明代萬歷年間(1573)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明、清兩代,玉屏簫曾作為貢品,故又有貢簫之稱。在1896年和1973年的倫敦和巴拿馬國際展賽會上,玉屏簫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是我國在世界上首獲榮譽的樂器。玉屏簫采用玉屏和鄰近鎮無、耀山等地所產的小水竹制作。這種竹子生長於湘黔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溪水與巖石交錯之處,竹節長、竹管細、竹質堅硬、纖維細密,是制簫的良好材料。玉屏簫的選材十分考究,制作工藝極度為精細。所用竹材都是在冬季采伐,經過選料、烤竹、刮皮、通節、開吹孔、音孔和校音等20多道工序而成。全長70厘米左右,管身呈扁圓形(系人工夾扁),所開孔為橢圓形,孔壁向內呈25度斜面,使發出的聲音非常優美動聽。玉屏簫素以雕刻精美而著稱,壹般是在管身外表塗以古銅色彩或淺黃顏色,然後雕刻出細膩而逼真的山水、花草和鳥獸等各種紋飾,有的圖案取材於民間故事、詩詞和典故,如有名的龍鳳圖,即是選自《東周列國誌》中的龍鳳呈祥神話故事。在雕飾藝術的布局上,更妙於詩與畫的諧和,色調與紋樣的統壹,自然色彩(竹的斑紋)與詩詞的協調,使之工藝纖巧,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洞簫這裏介紹的洞簫是黎族吹奏樂器。流行於海南島通什壹帶,是黎族杞支系特有的管樂器,以壹根無節長竹制成,長約90厘米。吹孔在管首,有壹明壹暗兩孔,管身開四個按音孔(前3後1)。音量較小,音色深沈而柔和,富於抒情性。運用超吹技法可吹奏出許多泛音,音域可達三個八度。技巧豐富,善奏連音、頓音、琶音、顫音。主要用於青年人的愛情生活。另有壹種大型洞簫,長達三米,在吹口處另加壹個小竹管吹奏,最下端的音孔用腳趾按。音色低沈渾厚。建國以後五十年代海南民族歌舞團曾將此類大洞簫改為低音管樂器,用於民族樂隊。瑟簫 瑟簫是傣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思茅地區孟連縣。竹制,全長約25厘米,壹端為吹口,豎吹。正面開五個按音孔,壹、三、五孔稍大,其余兩孔較大。背面距吹口9厘米處的竹節下開壹按音孔。吹奏時,食指常在音孔上快速抹動,形成裝飾音。發音高亢響亮,常用於獨奏。現代八孔簫現在有壹種八孔簫,管徑采用洞簫的尺寸,音孔像琴簫壹樣開了八個音孔,稱為八孔簫,吹奏方法與六孔簫(傳統洞簫)完全壹致,僅在指法上略有不同。這種八孔簫的優點是:音量大,轉調方便。壹般在藝術院校最常用。尺八福建南音所用洞簫,它保留了晉、唐六孔尺八的優點,同時吸收了宋代尺八的構造,造形獨特。發音渾厚恬美,音域較寬,演奏技巧比較復雜。琴簫 琴簫的直徑比洞簫略細,開前七後壹八個音孔,音量比洞簫小,通常用於與古琴合奏。其它簫種其它材料制作的簫按制作材料來區分,除以上介紹的竹制、木制以外,還有用金屬材料(銅管)、聚脂材料(塑料管)制成的簫,選擇口徑和竹管(內徑)差不多的銅管或塑料管,按比例打好指孔(音孔)和後出音孔,就能得到不同調的簫,吹奏方法與指法與竹制簫相同。其特點不容易破裂。但銅簫較沈、塑料管較輕,音色雖與竹簫差不多,卻總覺得味道不如竹簫那麽濃,那麽美,除了合奏外,獨奏時很少有用銅簫或塑料簫的。

  • 上一篇:碩士生如何發表中文核心?
  • 下一篇:結婚前,我媽把我叫去房間只說了壹句:別對婆婆太好,為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