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利亞斯基充分發揮了米爾斯坦的才華,在1916年被推薦給了傳說中的奧爾教授(海菲茲的老師)。教授非常樂意幫助米爾斯坦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當時該學院的院長是格拉祖諾夫)。但是,米爾斯坦對奧爾的評價並不高。在壹次采訪中,米爾斯坦說:“妳聽到的關於偉大老師的事情只是胡說八道...奧爾根本不是老師,他只選擇完全不需要他的學生。”在另壹次采訪中,他說:“我不認為奧爾教授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我的學習周圍有壹種氛圍。有這麽多有才華的學生,他們從同學那裏學到的東西比從老師那裏學到的還多。”盡管如此,米爾斯坦承認這裏的生活是他壹生中最快樂的,並經常回憶起這座城市的高貴氛圍。
米爾斯坦在1945得到了壹把斯特拉迪瓦裏制作的小提琴戈德曼琴。這架鋼琴將伴隨他壹生。他將鋼琴改名為瑪利亞·特蕾莎,其中瑪利亞指的是他的女兒,特蕾莎指的是他的妻子。
1917俄羅斯二月革命來了,奧爾離開了俄羅斯,米爾斯坦回到了家鄉。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十月革命席卷全國。起初,米爾斯坦並沒有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有什麽變化。後來,他在基輔遇到了鋼琴家霍洛維茨。1921年,他們在全國各地演出,主要是壹些俄羅斯風格的協奏曲。這時,他們被稱為“十月革命的孩子”。最難忘的壹次是在彼得堡的演唱會。最後,米爾斯坦再次出場,與作曲家格拉祖諾夫壹起演奏了他的協奏曲,而霍洛維茨則演奏了李斯特的作品和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協奏曲。
米爾斯坦事業的轉折點是萊昂·托洛茨基邀請他和霍洛維茨去歐洲演出,以“讓他們知道我們對藝術的態度”為名。當時的米爾斯坦從未想過自己會永遠離開故土(霍洛維茨於1987年回國)。此後,米爾斯坦在歐洲各大城市巡回演出,並穿越大西洋到達南美洲。雖然他與許多偉大的指揮家如門格爾伯格、富特文格勒、克納普茨布什和穆克壹起演出,但直到他登上維也納的舞臺,他才開始引起公眾的註意。當時的觀眾包括阿諾爾德·勛伯格、阿爾本伯格、卡拉斯·哈特曼和評論家朱利葉斯·科恩戈爾德。他們都高度評價了這場音樂會。
1926年夏天,米爾斯坦拜訪了小提琴家伊賽。伊賽對他說:“妳的帕格尼尼和巴赫都不錯。妳還想要什麽?”但是milstein和Isai壹起學習了幾個月。事實上,他並沒有從技巧中得到什麽,他是在離開巴黎時受到啟發的。1928年,米爾斯坦在美國首次登臺,在斯托科夫斯基的指揮下與費城交響樂團壹起演奏了戈德馬克的第壹協奏曲。米爾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美國國籍,此後他壹直居住在倫敦和巴黎。晚年,米爾斯坦在茱莉亞音樂學院和蘇伊士音樂學院任教,但他的社會影響力沒有梅紐因大。他的教學原則是:“我從不以我的方式描述他們,也不教他們如何行動,而是教他們如何思考。”“阿卡多和弗裏德曼壹直在征求他的意見。米爾斯坦在82歲時在斯托克海姆舉辦了最後壹場個人演唱會(他也沒想到會這樣)。演唱會叫發明大師,是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