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壹幅古畫揭示了古代日本人的真實面貌。

壹幅古畫揭示了古代日本人的真實面貌。

“敵人”這個詞可以說是我們最討厭的詞了。“敵國”是歷史上中國的痛,現在很多人用“敵國”來指日本人。

其實“倭寇”主要是指古代的倭寇,也就是古代那些遠渡重洋,在中國掠奪的倭寇。

▲抗日地圖本地1。

“日本”這個詞和“日本海盜”是緊密相連的。過去“日本”用來指古代日本(也用作扶桑的說法)。

那麽幾百年前的日本海盜是什麽樣子的呢?為什麽古人不把日本人稱為“日本人”或“扶桑”,而專門用“敵人”這個詞?

▲抗日地圖卷二

在壹幅近500年前的古畫中,詳細描繪了古代日本人,這幅古畫揭示了古代日本人的真實面貌。

至於為什麽古人稱日本人為“倭寇”,專家表示,只要看看這幅古畫,就能明白為什麽古人會用“倭寇”壹詞作為對日本人的專稱。這幅畫叫《抗日圖》。

▲抗日地圖卷三

有趣的是,這幅古畫現在在日本的大學裏被視為珍寶。當然,很多科研團隊和歷史學家壹直在通過這幅畫研究自己的歷史。這幅古畫,約五米見方,為大明嘉靖朝名家所繪,原是我國的藝術瑰寶。

這幅畫是如何流入日本並被其拿走的,這裏就不展示了。我們也來研究壹下幾百年前的日本人是什麽樣的。

▲抗日地圖卷四

因為這幅畫是壹幅很長的絲綢卷軸,我們將選取畫中的幾個部分來壹壹介紹。第壹張圖是嘉靖年間浙江沿海某鎮的城關。城門上方刻有“海防新堡”,說明這是壹座沿海要塞,阿明軍身穿重甲,正在出城備戰。

但是,這支明軍即將面對的不是正規軍,而是壹群來自日本的“土匪”——敵人。

第二幅畫是先鋒官騎著馬,把士兵扔過拱橋。在他前面,壹個拿著盾牌的步兵開路,後面跟著拿著長矛和戰旗的士兵。

再次查看圖3。原來前面有壹個村子正飽受土匪之苦,壹群土匪正在劫掠放火。這些土匪只是用壹塊類似睡衣的布裹著,光著腳,典型的浪人模樣。他們是來自日本的強盜。嘉靖年間,敵人損失尤為嚴重。

圖4更清楚地顯示了這些強盜的樣子。他們都禿頂,留著胡子,看起來都像老小孩。其實這些土匪都是成熟的男人,光頭是因為有剃光頭的習俗。

由此可見,此時的日本人民還處於半“文明”狀態,說他們是野蠻的野人。他們也知道自己應該被蒙上壹塊布,說自己是文明人,卻活在靠野蠻掠奪為生的原始法則裏。

▲抗日地圖卷七

在圖5中,有壹個日本小偷和土匪的特寫。可見,這些有賊號的家夥,外表真的很“原始”。其中壹個彎腰撿起散落的財物,臉上的表情真讓人想把他踹成肉餅。

通過這些局部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畫中的日本人距離文明還很遙遠,雖然畫中記錄的歷史只有500年前。

圖6顯示了在日本人的入侵下,沿海的人們驚慌逃竄。從他們鬼魅般的恐懼表情可以看出,他們眼中的日本人真的和惡鬼壹樣恐怖——長相怪異醜陋,本性如獸!

圖7顯示兩艘滿載日本海盜的船只正準備靠岸。因為當時日本還沒有真正的“國家”,所以他們的旗幟五顏六色,武器主要是長矛和東方尖刀。壹般的爪牙都沒有裝備盔甲。

圖8這個強盜很可能是個小頭目。他穿著盔甲和頭盔,正在指揮他的爪牙們登陸,但這個小頭目也是光著腳的。

圖9是從“海防新堡”看到的明軍與敵軍海戰的場景。明軍在裝備和船只上比原來的敵人強很多,但當時敵人野獸般的蠻力也讓明軍吃了不少苦頭。

這幅畫中的敵人自然是古代日本人的真實面貌。不過,雖然敵人是日本人(主要是海盜),但不代表當時所有日本人都是這樣打扮的。當時的日本民間服飾與敵人不同,但身材和外貌大致相同。

我們再回到古人為什麽稱他們為“倭寇”的問題上來。請看圖10左側:壹個敵人爬到另壹個敵人的肩膀上,用長矛作為支撐,防止他倒下。

那麽我們知道“日”在漢語中代表“短”,而“寇”是賊、強盜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短賊、賊”的意思。從圖10可以看出,當時壹根矛的長度將近十英尺(約不到三米),兩個日本人加起來差不多是壹根矛的高度,也就是說他們的平均身高不到壹米半。

有專家計算了畫中其他武器的長度比例,認為當時日本人身高在1.3米左右。所以古人把這群海盜看成是來自矮人國的兇賊,給他們起了個名字叫“倭寇”,真是恰如其分!

(正文:路過)

  • 上一篇:第三版人民幣有哪些罕見的題名?
  • 下一篇:給自己打氣,給自己鼓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