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君主的親屬溥任,1918年生於北京什剎海攝政王府。他的父親愛新覺羅·載灃是第二代醇親王,也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所以溥任是溥儀的哥哥。溥任的親屬關系不僅如此,慈禧是他的祖母,他的叔叔是光緒皇帝。
溥任自幼讀詩書,學書畫。由於種種原因,他壹直住在王宓大院裏。為數不多的幾次外出中,有壹次是跟隨父親載淳去東北拜訪當時在日本控制下的溥儀和溥傑。看到兒子在東北給日本人磕頭,載淳很生氣,但因為身體不適,還是把溥任頭戴面具帶回了北京。回京後,載灃教育溥仁不要像他哥哥壹樣受日本人的擺布。
溥儀退位時,按照規定,所有愛新覺羅家族成員都要改名換姓,於是溥儀有了壹個新名字——金佑之。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定居北京。據報道,這座舊宅邸將作為“反向財產”被沒收。這時,溥任和載灃想把他們的“家業”維持很長時間。恰好當時國民政府有規定,只要是教育用的老房子,就不沒收。
於是父子倆商量著辦壹所學校,於是在1947年,溥仁在秦春王宓開辦了北京葉靜小學。溥仁不僅當上了校長,還和姐姐壹起當老師教書育人。為了辦好這所學校,溥仁不惜變賣家當維持學校的開支。幸運的是,這所學校經營得很好,許多鄰居家的孩子都在這所學校學習。
捐贈文物,他在貧困中生活了1951年。載灃因病去世。溥任按照父親的遺願,將宮中的金印、銀書等40余件文物捐贈給了北京市文物局,還將宮中的部分書籍無償捐贈給了北京大學等單位。國家實行公私合營制時,溥仁將創辦十年的北京葉靜小學連同秦春王宓舊居壹並交給國家,自己卻被調到西板橋小學等學校任教。這種教學持續了30年。退休後,溥仁也沒閑著。他開始研究清朝的歷史,出版了《酒精宮的回憶》等書。
從太子到教書育人的老師,溥仁沒有保持“皇族”辦大事的習慣。相反,溥任很節儉,衣服都是幾十塊錢的便宜貨。本來他的書畫作品價格不菲,但他把拍賣書畫的錢捐給了慈善機構,他和妻子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2015年,壹生清貧的溥任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享年96歲。
總結:雖然“君上君下”,但溥仁很少清醒,也沒有被王全的財富蒙蔽。正確地站在歷史選擇的壹邊,他壹生清貧,不計個人得失,興辦教育,捐贈文物,都體現了壹個時代老人的高尚品質,我們將永遠銘記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