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璹所繪的《耕織圖》***有兩個版本。壹是正本,進獻高宗,藏於皇宮;壹為副本,留在家中。正本進獻高宗後,高宗十分欣賞,命翰林圖畫院摹繪。摹本中的《耕圖》現已無考,而彩色摹本《蠶織圖》正本自宋以來壹直深藏後宮,但在民國期間突然失蹤。直到1984年,在黑龍江省大慶市重新發現,現藏於故宮博物館。副本由其侄子樓鑰題跋。其孫子樓洪、樓深根據家藏原圖副本,配上五言詩,仿刻於石,使之流傳後世。
樓璹《耕織圖》原本及刻石今均已散失,其五言詩45首仍流傳至今。由於《耕織圖》反映了農耕時代最重要的兩種生產——耕與織的生產環節,因此壹問世便受到廣泛關註。南宋時期,各府、州、縣的衙門墻壁上都繪有《耕織圖》的圖畫和詩歌,讓官民觀看,以了解耕織過程和細節。元代以來,歷代都有《耕織圖》的摹本。元代時安徽休寧人程棨根據樓氏家族收藏的副本臨摹,流傳於世。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將程棨摹本置於盒內,收藏在圓明園貴織山堂,同時命畫院臨摹刻石,所刻之石也同藏於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燒毀圓明園時,《耕織圖》被掠去,現藏於美國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刻石在這次浩劫中部分被毀,余石於民國初年被徐世昌收藏,鑲嵌於花園墻壁,至1960年,留存的刻石才歸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現存***23方,其中耕圖13方、織圖7方,另有3方未能辨識。
明代時有鄺璠摹本。鄺璠著《便民圖摹》十六卷。其中卷壹、卷二為《耕織圖》摹本。卷壹為《農務之圖》,卷二為《女紅之圖》。鄺璠的摹本比之原圖本減少了圖數,也更換了配詩。1959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了《便民圖摹》,內有耕織圖***計31幅,皆為黑白線條,其中耕圖15幅,織圖16幅。與樓璹原圖基本相同。
清代的摹本為焦秉貞摹本。焦秉貞為山東濟寧人,著名畫家,師從郎世寧,工西洋畫法,官至欽天監五官正。清康熙三十五年,焦秉貞奉旨以西洋畫中的焦點透視法繪制了《耕織圖》46幅。第壹至23幅為耕圖,第24至46幅為織圖。每幅圖內空白處均以小楷書樓璹五言律詩壹首。由於康熙帝的賞識,於康熙五十壹年將此圖刻印成書,五十三年又頒布此書為《禦制耕織圖》。其後,乾隆帝又收集和翻刻《耕織圖》,《耕織圖》的摹刻之風和推廣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了第二次高潮。壹些府縣紛紛刻板印發。《耕織圖》的翻刻本屢見不鮮,主要有佩文齋本、點石齋本、內府彩色套印本等。同時《耕織圖》的內容還被移植到其他藝術之中,在各種場合以各種形式頻頻出現,如在石刻上、窗口木雕上、瓷器彩繪中、織花紋樣中等都有《耕織圖》的圖案,如現故宮所藏青花瓷耕織圖大碗、康熙五彩耕織圖紋瓶等瓷器上的耕織圖就摹自焦秉貞的《耕織圖》。在這次高潮中,地方印行的壹些農書也以各種形式翻刻《耕織圖》,如《幽風廣義》、《蠶桑萃編》、《授時通考》等。耕織圖的內容因此深入民間,成為民間流承的民俗成分。
據考證,雍正、乾隆兩朝都曾幾度摹繪、刊行焦繪《耕織圖詩》。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乾隆朝冷枚(焦秉貞弟子、供奉內廷)、陳枚(畫家、官內務府員外郎)繪制的焦圖的絹本著彩摹繪本,而大連圖書館所藏乾隆時刊印的《禦制耕織圖詩》則不但有康熙的詩,雍正、乾隆時的禦制詩也都赫然在目。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專家居蜜女士提及他們也藏有《耕織圖》,真不知《耕織圖》會有幾許。有意思的是,焦繪《耕織圖》成為當時景德鎮瓷器中的壹種特有紋飾。今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有五彩耕織圖碗,畫面取“舂碓”和“分箔”兩組題材。而樓(左王右為士加冤上加工加吋)的《耕織圖》由於選材和表現手法上的長處,後世亦出現不少摹本。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據元代程棨摹本刻石,系陰刻,線條洗練剛勁。圖存圓明園貴織山堂,石置多稼軒。1860年圓明園遭英法聯軍焚掠,程棨本《耕織圖》不知所終,刻石被毀;直至1960年,殘存刻石終歸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僅存23石,相當於原45石之壹半。
乾隆帝把清漪園(頤和園)的壹處富有田園風光的景色命名為“耕織圖”。乾隆皇帝不僅命人繪制《耕織圖》,並且將《耕織圖》中的美景用實際山水復原出來,把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衣食之本,用藝術與現實相結合的手法鑲嵌在清漪園絢麗的湖光山色之中。《耕織圖》的繪制到清朝達到鼎盛,而以《雍正耕織圖》最為精美獨特,深藏故宮三百年,到今天已成為非常珍貴的文物與藝術品,被視為鎮館之寶。目前,《雍正耕織圖》已被列為國家壹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