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花板系列

花板系列

竹質馬賽克所謂竹質馬賽克,就是在竹質網格圖案上,用白色紅木拼湊出主題形象,通常包括山水、花鳥、博古、人物等,突出浮雕效果。做成客房屏風或懸掛屏風,是壹件高雅的家居擺設。隨著收藏時間的長,絲籬底部花紋的本色會逐漸由黃變紅,這樣棕色就會古色古香,顯得特別珍貴。

“八塊大屏幕”閃耀G20會場

也許很多人和我壹樣,在G20之前甚至沒有聽說過竹馬賽克,但他們對八個大屏幕感到驚訝。時隔半個世紀,“八大屏”仍能在峰會上引起人們的關註,離不開鹿城手工藝大師張進達壹個月的精心修復。

這“八大屏”是張進達老師的父親張中卿創作的。用白桃木鋸成,背面切成榫頭,嵌在有“方勝紋”的細竹絲底板上。制作工藝極高。

當我們到達約定地點時,壹位滿頭銀發的慈祥老人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就是張進達老師,今年60多歲了。在張金大家的客廳裏,擺放著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竹子馬賽克作品,每壹個看到的人都驚嘆不已。

0.01mm,50年技術沈澱。

張金大的手藝來源於家族傳統。張金大的爺爺是壹種用竹子拼成的工藝品,他的父親張中卿曾經主持過溫州花板社。1957年,12歲,在溫州藝術雕塑廠當學徒,跟隨父親學習,在溫州藝術雕塑廠工作近50年。從學徒到老師,從工作到管理,他掌握了竹絲鑲嵌的全過程。

提起八大銀幕的復原,張金大依然感慨萬千。他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把作品恢復原樣,我們必須制作相同的榫頭,甚至不能相距半毫米!

他必須手動調整竹簽之間的間隙,精度達到0.01 mm,他還經常使用0.01 mm的半透明紙巾作為對比。從這個細節,不難看出他對父親作品的尊重,也能看出老人對這門手藝的執著。

回顧張金大與竹絲鑲嵌的半生糾葛,我們不僅感慨良多。1981年,張金大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制作玉蘭飄帶大屏,浙江美術學院老教授鄧白為其題詞。10年後,張近東完成了最後壹批竹絲鑲嵌任務,不再做了。這壹關就是壹二十年。人在壹天天衰老,家族遺傳似乎很難改善。

2006年,竹馬賽克迎來了復蘇。

張進告訴我們,當時鹿城區文化部門要申報文化遺產項目,多次上門為他整理口述資料、拍照錄像。他被感動了,熄滅的心被點燃了。“我想我不能把祖傳的技藝丟在自己手裏。我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恢復這個遺產項目。”

在張金大的眾多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除了木材之外的另壹種材料,“木之重,石之貌雅”,這是他給我們解釋的。除了美感不同,還有壹個用石頭代替木頭的故事。前幾年,張金大花了很多錢購買了兩棵白桃樹,被日曬雨淋都變黑了。心疼之余,他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材質可以與之媲美?經過多次試驗和比較,他最終采用了葉蠟石,這種顏色豐富,易於雕刻的材料,使嵌入竹絲成為可能。

面試結束後,我們都爭相求教,張老師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們。他說他在制作中最享受的是聽到竹簽嵌入時的聲音。他是壹個可愛的老人,也許正是因為他壹直有壹顆童心,才能壹直有這種對藝術的執著。

  • 上一篇:熱門後宮小說推薦
  • 下一篇:櫥櫃五金配件的選擇技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