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歷史變遷
“茶具”壹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中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提到“茶具”最早的壹條史料。古代“茶具”的概念很廣,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竈、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采茶也。”
茶具的誕生與茶從藥用發展為飲用有密切的關系,各個時代飲茶風俗的不同,使得茶具各有特點。
唐代及唐代以前,人們飲的主要是餅茶,其茶先要炙、碾、羅,然後再煮、飲,因此器具也很繁復。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了壹套茶具。根據同時出土的《物賬碑》記載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壹副七事,***八十兩” 。所謂“七事”指的是:茶碾子、茶軸、羅身、抽鬥、茶羅子蓋、茶則、長柄勺等,都是金銀制作而成。從銘文看,這些茶具制作於唐鹹通九年至十二年(868~871),是唐懿宗的禦用之物。另外,還同時出土了鹽臺、籠子、茶碗、茶托等,其中茶碗、茶托分別是琉璃和秘色瓷,這些茶具,質地珍貴,做工精良,造型優美,文化價值極高,堪稱茶器中的國寶,是大唐茶文化興隆的綜合表現。
宋代,隨著"鬥茶"的興起,人們常用點茶法,也有與此相應的器具。
元明之後,人們以飲用散荼為主,則飲茶器具大為簡化,和今天使用的相差不多了。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廣義的還包括茶爐、茶炭、燒水壺。
●燒水壺:古代稱鍑(音輔)、銚(音吊),釜,多以生鐵、純銅制作。耐用且保溫性好,富貴人家也使用銀壺。陶、瓷、石制作的壹般叫釜、鬴(音輔),容易燒裂和破碎,但價格相對低廉,也很受大眾歡迎。
從五行的角度看,金生水,金屬壺煮水,可以保留或改善原有的水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金屬壺燒水時,壺體中的金屬元素會微量析出,而微量的鐵、銅、銀都是有益於健康的。
陶、瓷、石燒水壺屬土,土克水,陶、瓷、石的質量會左右水質,特別是古代陶瓷燒成溫度低,壺體物質很容易大量析出。
為保留水的口感,首選銀壺,次選鐵壺和銅壺。
●泡茶壺:如果煮水的過程基本是物理、化學的,那泡茶的過程就有了更多文化和審美。壺的造型、紋飾,甚至手感都有極其豐富的講究。而茶壺的五行屬性,卻是很多人忽略掉的因素。
茶為木,與茶相得益彰的當然是木壺。整塊木頭制作,木紋天成,也很美觀。紅木、紅豆杉、桃木、栗木、梨木等很多木材都可以制壺,日本茶道就有使用栗木壺、栗木盞的。
但是木壺也有自己的“性格”。如木頭有自己的氣味,會影響茶味,對於喝茶考究的中國人來說,不是好選擇。木壺的保養還要十分小心,開裂、發黴之後就不能使用了,因此使用木壺的人很少。
天然水晶、玻璃壺,同時具有土、水性,是泡茶的良器,水茶相舞其中,湯色變化其內,賞心悅目。
金屬壺的五行屬性屬金,壺、水、茶形成了金生水、水生木的良性循環,也是泡茶壺的優選。只建議選擇金銀制品,因為茶葉中化學成分復雜,鐵銅之類化學性能活躍的金屬會與茶葉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茶湯的口味。
陶、瓷、石壺屬土性,應選擇燒成溫度高的陶瓷,或者質地細密的石壺,以免敗壞水質和茶味。可以用壺蓋輕敲壺身來辨別,敲擊之聲清脆,為好壺。如果聲音低沈,發悶,則不宜使用。現代陶瓷燒成溫度普遍較古代高。
●茶盞:根據上文所述,木盞五行最合,卻不是最佳,僅適合泡茶溫度較低的綠茶。從實用性、美觀度上,中國人還是更喜歡陶瓷盞。《茶經》上說,茶盞“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壽州、洪州次”,因為“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則益茶”。
“青則益茶”的原理是青色、綠色瓷帶有木性,與茶同壹五行,彼此相安。青花瓷也是如此。
如果喝紅茶,則可以選擇紫色、紅色的陶瓷杯。
白色的陶瓷盞帶有金性,金克木,五行相克,但是可以更好欣賞到茶色的變化,也是很多人的喜好。
至於土色、棕色的茶盞,建議不要用了,既五行相克,又讓茶色混沌不堪。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我聽著銀壺發出的水沸之聲,舉起了壹只紫砂盞。今晚適合泡壹壺紅茶,溫暖我和悄悄躲起來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