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湖祠系陳氏宗祠,位於荔城區闊口村,走進“宋陳丞相故裏”坊門約500米即是。它由前後二座庭院組成,墻外南正中亭子石柱刻著“壹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西邊立有“玉湖祠”石碑,為莆田市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內院就到正殿,壹進三開間,正堂中央全為神龕,壁上繪有列代陳氏傑出先人彩色畫像,每幅都註有其姓名字號、官職封號,***15位。其中,始祖贈太師沂國公陳仁字以育(系本房始祖);壹世贈太師蜀國公陳貴字美和;三世贈太師冀國公陳詵字德言;四世左丞相太師魏國公陳俊卿字應求;五世贈太師永國公陳欽紹字大閑;六世贈太師安國公陳兗字伯魯;七世贈太師榮國公陳 無字;八世狀元太師參知政事忠肅公陳文龍字剛中。以上始祖加八世***九代、除二世沒當官外,其余都是太師。四世八世陳俊卿和陳文龍還當丞相,故稱:“壹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
而另七位先人亦身世顯赫:入莆始祖唐莆田縣令加車騎都尉公陳萬字斯號元壹;三世武平知縣德載公陳 訁是字德載;四世大理評事來卿公陳來卿字仲;四世集賢院堯校卿公陳堯卿字帝臣;四世工部侍郎正卿公陳正卿字若端;四世海田知縣贈戶部郎中周卿公陳周卿字鼎臣;七世同知興化軍贈兵部侍郎忠武公陳瓚字瑟玉。
正堂內正中梁下掛著橫額“世篤忠貞”,兩旁石柱則刻:“清忠亮直抗金良相,節義文章扶家名臣”;前梁下亦掛橫額:“民族英雄”,兩旁石柱刻著:“壹片忠誠扶宗室,千秋名節重莆邦。”正堂當中用八扇門和前廊隔開,前廊東壁上書正獻公陳俊卿十二歲詠礱:“本是棟梁材,良工琢作礱,兩手垂於外,壹心直在中,地盤常不動,更運轉無窮,米糠隨分出,全賴簸揚功。”西壁上書忠肅公,陳文龍別子詩:“鬥壘孤危力不支,書生守誌誓難移,自經溝瀆非吾事,得死封疆是此時,須信累臣堪釁數,未聞烈士樹降旗,壹門百指淪胥北,惟有丹衷天地知。”足見陳氏先人忠貞節義,彪柄青史。
尤值得壹提的是第九代陳文龍忠君愛民。他堅守興化盡罄家財,招募義兵設伏囊山寺前,連挫來犯元軍。時城中駐兵不滿千人,面對強敵文龍勤修戰備,制“生為宋臣”、“死為宋鬼”二旗,為日夜巡城前導,表達殉國決心,但遭叛將詐稱援兵,勾結通判曹澄孫夜開城門投敵而被捕。其母與妻兒亦壹起被押到福州,械送杭州禁太學中。文龍絕食,忍饑具香拜謁嶽飛神像,壹慟而絕,終年45歲。其叔陳瓚與之同齡,亦傾家財募義軍,後奮力收復興化城,但終因寡不敵眾,力盡被執,痛罵元軍,被車裂於五門終年45歲,與陳文龍就義僅隔半年。
元軍惱羞成怒,屠城三個時辰,死難三萬余人,血流有聲。闊口陳氏家族死難無數,幸存者都隱姓埋名。直至明初才逐漸恢復陳姓,重建王湖祠。如今玉湖祠春秋二祭,陳姓後代多從外地來闊口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