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是未經過濾的酒醪(láo),呈糊狀、粘稠狀、半液態,不能喝只能吃。所以最早的盛酒容器不是壺,而是碗或碗之類的大口食物容器。那時,食物容器和酒容器應該是分開的。食品容器和酒容器的主要生產材料有陶器、牛角、竹木制品等。
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時期,就出現了類似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崗文化時期的陶器,南方河姆渡文化時期的陶器,都能讓人對商代的酒器充滿無限遐想。
是釀酒業的發展促進了酒器與食器的分離。與此同時,酒器的質量也開始成為地位的象征,專門制作酒器的工匠也應運而生。山東省大連市胡溫口文化時期的壹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包括壇、甕、罐、碗、杯等。酒杯的種類有:平底杯、圓腳杯、高圓腳杯、高把杯、斜壁杯、彎肚杯、異形杯等。這些酒器是後來酒器的模型。
“禮以酒制”,無酒不成禮。隨著夏商周時期對酒禮的重視,酒器也迅速發展起來。這壹時期的酒器主要是陶器和青銅器,少數是漆器。器型有陶、爵、尊、圭、圭、圭、圭、銅爵、儀、器。
漆罐、漆罐等。北京房山劉立河西周貴族墓地出土,色彩艷麗,裝飾鮮艷,器身鑲嵌各種形狀的蚌類。它們是目前國內見到的最早的珍珠母漆罐,是西周漆罐中的珍品。
東周時期漆器和青銅器共同發展。青銅酒器有尊、壺、鉤、劍、扁壺、鐘等。酒漆工主要有耳杯、瓶、杯、扁壺。還有少量的瓷器、金銀器皿,陶酒器很少見。無論從噴頭的材料還是品種的數量。夏商周時期的酒器較前代有了質的飛躍。
酒器中的壺主要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有各種形狀,如方壺、扁壺、圓壺等。,壹般以有蓋、兩側有耳、腹部較大、頸部較長為特征。商代出現了很多扁形的銅壺,到了周朝,銅壺的形制逐漸成熟。東周時期,扁圓形壺和方形壺是當時青銅器的代表,其形制和紋飾更加豐富。
蓮鶴方壺是春秋中期的青銅盛酒器或盛水器,1923河南新鄭李家樓鞏崢墓出土。這個鍋本來是壹對的。壹件現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壹件在河南省博物館。它是河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原器皿高度為1.26厘米,主體部分為西周晚期以來流行的方壺形。器皿造型宏偉華麗,反映了春秋時期青銅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在容器的頂部和底部有各種附加的裝飾。器身紋飾為淺浮雕,雕有龍鳳紋飾。有的是鳥獸結合的形式,上面蓋著盆。壹些單體出現,都是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環足兩側各飾有兩只相對的老虎,蓋口沿飾有弧形裝飾點。壺頸四面有龍(獸)形耳,兩正面前後看,有花冠形角;它很大,冠和身都有鏤空的精致花紋。壺腹下部的四個角上附著著有翼的龍,向後看,向上爬。獸角卷起,角端如花。圈腳有兩只動物,弓尾卷曲,頭轉向外側,搖搖晃晃,有樹枝狀的角。支撐壺身的猛獸,以及附著在壺身上的所有龍獸向上攀爬的氣勢,相互協調,使壺身在視覺上感覺輕盈動人。
壺蓋上有壹個雙蓮花形的裝飾,它是轉過來的,有效地襯托出壹只展翅飛翔在壺蓋中的鶴。鶴的形象生動真實,在早期青銅藝術中並不多見,是春秋時代精神的象征。蓮鶴獨特的造型體現了壹種全新的生活和藝術理念,它洋溢著壹種樂章的活力,上升著壹種舒緩的美感,讓人為之傾倒,被稱為青銅時代的絕唱。
蓮鶴方壺構圖極為復雜,配置設計十分奇妙,鑄造技藝精良精湛。郭沫若對蓮鶴方壺評價很高,認為蓮鶴方壺不僅代表了極高的藝術水平,而且開創了壹種新的藝術風格。
商周以後,隨著青銅酒器的逐漸衰落,漢魏時期漆器成為主要類型。東漢以瓷器為主。歷史上有金、銀、象牙、玉、景泰藍等材質的酒器,極具觀賞價值。
飲用器皿的種類主要有:水瓶、水瓶、喇叭、杯子、船等。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水器具。如《禮記·禮記》明確規定:“在祠堂祭祀時,尊者舉弓,卑者舉角。”
暖酒器是用來加熱酒後飲用的,配有勺子方便取酒。有些暖酒器叫瓶,漢代流行。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的青銅劍,可以用冰塊盛酒,所以又叫冰劍。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酒器的制作工藝、材料、外觀自然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產生了各式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酒器。根據酒器的材質,可分為:
天然酒器(木材、竹制品、牛角、海螺、葫蘆);陶酒器(彜族五口救護車酒壺);青銅釀酒師;漆器制酒器;瓷器釀酒師;玉器、水晶制品(唐代玉方杯、玉杯、玉竹管杯);金銀酒器(唐代金杯、唐代銀杯、明代金壺、宋代銀壺);錫酒器;景泰藍酒器;玻璃酒器;鋁罐;不銹鋼飲水器;袋裝塑料軟包裝、紙質包裝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