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短篇小說
相傳儒學大師董仲舒從小就對讀書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他出身於地主官僚家庭,藏書豐富,這對於董仲舒來說並沒有什麽更令人興奮的。於是他在家裏沒日沒夜地研究著書,有時候看得入迷甚至廢寢忘食。他的父親董太公既欣慰又擔憂。為了讓孩子們讀書後能放松壹下,他決定在家後面的空地上建壹個花園,讓董仲舒讀書讀累了可以休息壹下。
但是建造壹個花園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第壹年,董太公先生派人到南方學習,看看別人是怎麽建園林的,同時準備各種材料。開工的時候,董仲舒的姐姐邀請他到院子裏去看,他只是拿著壹封信,謝絕了她的好意。
第二年,小花園已經初具規模,鄰居親戚的孩子都來花園裏玩,董仲舒卻連看壹眼的興趣都沒有。
第三年,花園終於正式落成,很多人來到花園裏觀賞和休息。父母也請董仲舒出來玩。他雖然點了點頭,但還是埋頭學習。中秋節的時候,他壹家人都在花園裏賞月吃月餅,他卻還拿著那本書。
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和毅力,董仲舒才能成為偉大的壹代,才能給後人留下珍貴的作品和深刻的思想。
董仲舒為什麽不受重用?
漢武帝時期,有很多對當時和後來的中國社會都有很大影響的傑出人物,比如司馬遷、張騫等。但是,還有壹個非常重要的人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也是漢武帝時期著名的儒生。雖然漢初壹直實行黃老無為,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種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漢武帝的需要,於是決定重用儒家,於是董仲舒終於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竇太後死後,黃老學說徹底走向末路,儒學開始復興。如果說竇太後之死標誌著道教的衰落,董仲舒的有限對策無疑是儒家興盛的起點。
134年,漢武帝選拔人才,培養人才,連問董仲舒三策。因為主要問題是天人關系,所以也叫?天人三策?並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雖然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可惜董仲舒沒有得到重用。為什麽?其實這和長期以來儒生中的只說不練的問題有關系。試想漢武帝時代,可以說是人才輩出。如果董仲舒真的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以他在儒生中的威望,以漢武帝的野心,怎麽會故意不讓他治理呢?原因是他雖然聽起來不錯,但卻是壹個比較空洞的東西,有理論指導價值,但叫他做就做不到。所以漢武帝壹直沒有重用董仲舒。即便如此,董仲舒還是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和漢武帝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中國未來的主流文化格局。
董仲舒思想
董仲舒是西漢初年傑出的儒學家。他根據西漢初期的政治需要,提出了壹系列加強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的思想,其中壹些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董仲舒的思想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感應與神權?,?三綱五常?。
第壹個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提出的想法。黃老的清靜主義思想不能適應漢初的政治需要,儒家的大壹統、仁政、君臣倫理等學說似乎更適合漢武帝時期。於是董仲舒的提議深受漢武帝賞識,壹舉成名?天人三策?。儒家思想是從那時開始形成的嗎?正統?思想。
第二次是為了加強君權而提出的。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是,人的行為與天的運行有關。人類社會的興衰會影響天道,天道也會通過災難或吉祥現象來判斷人類的統治。原意是借助天道來制約皇帝的行為。
第三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三綱五常?自董仲舒提出以來,該思想受到歷代君王的高度重視,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它對中國既有好的影響,也有壞的影響,我們在繼承這些思想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