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確切起源尚不清楚,但壹種傳統觀點認為,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中國詩人屈原。他因厭惡楚國政府的腐敗而投河自盡。當地的人們知道他是壹個好人,決定把食物扔進河裏餵魚,以防止他們吃屈的屍體。他們還坐在龍舟上,試圖通過船上雷鳴般的鼓聲和船前兇猛的龍頭來嚇跑魚。
民國初年,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因為屈原是中國第壹位有個人聲望的詩人。
今天,人們吃粽子(最初用來餵魚的食物)和賽龍舟來紀念屈的戲劇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