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非常早期的國內公司,我們壹直建議采用股票期權,因為以後不管是國內上市還是國外上市,都有解決方案。但如果前期員工持股,過程會比較尷尬,因為在公司後續發展中,可能會有人進進出出,處理起來會比較麻煩。
通常公司在A輪的時候,核心團隊會和投資人討論員工激勵期權池的比例。實際上,現階段考慮員工激勵期權池的大小並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主要參考市場通行做法和公司自身的股權結構。
公司在確定激勵對象方面有很大的決策權,市場數據僅供參考。如果不把員工分層,而是從整體上看激勵計劃的覆蓋面,對於從a輪開始做激勵計劃的公司,激勵對象的覆蓋面可能會達到60%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