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在紙上畫壹個鉆石風箏的輪廓,在裏面畫壹個十字形的骨架。
2.在風箏後面畫三條隨風飄蕩的絲帶。
3.在風箏下面畫壹條不規則的波浪線。
4.風箏中的兩個三角形被塗成紅色。
5.另外兩個三角形分別塗成黃色和藍色,絲帶也塗成紅黃色和藍色,畫出了風箏。
風箏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東周春秋時期發明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翟墨用木頭制作了木制小鳥,歷時三年研制而成,是人類風箏的最早起源。後來,魯班在翟墨用竹子來改進風箏的材料。直到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人們才開始用紙制作風箏,稱為“紙風箏”。
到了南北朝時期,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隋唐以來,由於造紙業的發展,人們開始用紙糊風箏;在宋朝,放風箏成為壹項受歡迎的戶外活動。宋代周覓在《武林外傳》中寫道:清明節時,人們去郊外放風箏,黃昏時分返回。“風箏”指的是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