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它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江地區,它的出現是我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誌。
唐代末年著名文學家陸龜蒙《耒耜經》記載,曲轅犁由十壹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這些部件都各有特殊的功能和合理的形式。犁壁在犁镵之上,它們是成壹個曲面的復合裝置,用來起土翻土的。犁底和壓鑱把犁頭緊緊地固定下來,增強犁的穩定性。策額是捍衛犁壁的。
犁箭和犁評是調節犁地深淺的裝置,通過調整犁評和犁箭,使犁轅和犁床之間的夾角張大或縮小,這樣就使犁頭深入或淺出。犁梢掌握耕地的寬窄。犁轅是短轅曲轅,轅頭又有可以轉動的犁盤,牲畜是用套耕索來挽犁的。
整個耕犁是相當完備、相當先進的,也很輕巧,耕地的時候回頭轉彎都很靈便,而且入土深淺容易控制,起土省力,效率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