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酥糖
醉翁亭酥糖原名“東糖”。相傳明末清初,滁州有壹位孝子,名叫董,因母親久病沒有食欲,日漸消瘦。於是,他每天都在揣摩媽媽的口味,在多次嘗試中,用面粉、芝麻、麥芽糖為主要配料,做了壹個面粉糖給媽媽吃。數百年來,面點師壹直在創新、改進、傳承,成為楚人的歷史記憶。
2.秦嵐燒鵝
朱壽昌的生母被父親拋棄,分居五十年。宋希寧兩年棄官尋母,歷時14個多月。他走過三個省15個地方,走了壹千多裏。最後,他母子團聚,他演繹了壹個永恒的故事。為了讓媽媽享受生活,她回憶起七歲前和媽媽壹起生活的情景,於是研發了紅燒鵝和媽媽壹起吃。紅燒鵝肉表面光潔,香氣鮮醇,油而不膩,爛而不散,味道鮮美。其秘制鹵鵝工藝被譽為“壽昌孝順母鵝”,現名為秦嵐鹵鵝,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3.雌性高山湖大閘蟹
滁州十大名菜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和“青殼白肚金爪黃毛女山湖大閘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4.雷官鹽水鴨
雷官鹽水鴨歷史悠久,享譽大江南北。自清代同治年間(1862)問世以來,鹽水鴨及由此衍生的壹系列產品便深受百姓喜愛。
5、官塘魚的烹飪
官塘魚烹飪來自鳳陽西南的高塘湖。是眾所周知的特色美食,各地食客絡繹不絕。魚煮好後,米飯又白又軟,大塊的魚和米飯混在壹起,滿滿壹大鍋。米飯下面,鍋旁邊有壹層厚厚的魚鍋巴。這是魚烹飪的壹部分,也是味道獨特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