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潮汕人都說潮汕話,但是不同地區的方言是有差異的。“應大師”有的地方叫“應大師”。雖然名字不同,但意思壹樣。
騎旗遊行是延續了500多年歷史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它的出現與明清時期潮汕地區的節日風尚密切相關。
擴展數據
“師父”是潮州的守護神,三山之王應該是最崇拜的人。廣東很多地區都信奉這個“三山之王”,主要是潮汕人。“迎主”的主要對象是“三山之王”。當然有些地方會加上自己鄉鎮的土地神,或者娘娘之類的神仙。
“祖父”是指潮州壹個城鎮或村莊的守護神。壹般來說,每年農歷正月,鎮上各村輪流“曬熱”(相當於北方的廟會),迎接老爺爺。
“拜師”是壹種儀式活動。村裏的年輕人會擡著八頂大轎子,載著師傅走遍村裏的大街小巷。隊伍龐大,隊伍由旗手(舉旗)、牌手(舉牌)、轎夫、樂手組成。“迎主”是祈求風調雨順,全村平安。村民們在歡迎主人時,可以用手觸摸他,據說這樣可以帶來好運,讓他平安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