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叫端陽節、中秋節、浴蘭節、普傑節、女兒節。
據考證,端午節作為壹個節日,形成於漢代。自古以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洗藍湯”、掛艾葉和菖蒲、喝藥酒、吃粽子、賽龍舟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吃粽子”和“賽龍舟”。因為“紀念屈原”這壹頗具影響力的民間傳說,給端午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內涵。
民俗學家黃濤說,端午節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它適應了現代社會的文化內涵:“首先,它關心生命,講衛生。端午節習俗大多有防病防疫和保健的作用,所以有人稱之為‘衛生節’。其次,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龍舟比賽是壹項很有氣勢和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有利於強身健體和人民團結;加上紀念屈原愛國精神的內容,節日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傳遞愛國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第三,端午節和中國其他民間節日壹樣,具有促進家庭友誼、密切人際關系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