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味精的生產方法有哪些?

味精的生產方法有哪些?

味精的名字叫谷氨酸鈉。

早在8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掌握了生產味精的方法。當時主要用的是面筋、豆餅等原料,因為面筋中有很多蛋白質,蛋白質是由20多種氨基酸組成的,其中就包括谷氨酸。如果用鹽酸等化學物質把谷氨酸從蛋白質的大分子中“拉”出來,再用堿中和,就可以得到谷氨酸鈉(味精)。這種方法叫做水解。

後來化學家發明了壹種新方法,以澱粉、糖和氮肥為原料,借助微生物發酵生產谷氨酸。這種方法叫做發酵。用於發酵的微生物是科學家專門培養的“T特殊菌”。在適合它們生長的條件下,糖和氮肥可以轉化為谷氨酸。谷氨酸本身在水中溶解度小,鮮味低,只有被中和變成鈉鹽後才有強烈的鮮味。這是味精。壹般味精中,往往含有20-40%的鹽,可以增加風味。

味精——谷氨酸鈉進入胃中,遇到胃酸,很快就會變成易被人體吸收的谷氨酸。谷氨酸是“抓氨”的專家。人體內產生的氨如果不能及時排除,可能會引起肝昏迷。谷氨酸可以“捕捉”體內多余的氨,所以人不會得這種病。另外,大腦對氨的存在特別敏感,需要谷氨酸來幫助。

現在,科學家研發出了比味精更新鮮的東西,叫做“特鮮味精”,這是鮮味的精華。其中壹種叫“尿酸”的物質,比味精新鮮100倍。

  • 上一篇:豬的給排水和常見菜肴的處理方法
  • 下一篇:男性不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