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先崇拜
人們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回家看望他們的孩子,所以他們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的傳統倫理的反映,也是感恩道德的文化傳統。
2.燒紙
中秋節期間,燒紙是最突出的民間信仰。相傳死者紙是冥界的錢,人們燒紙是為了給死去的祖先和親人送錢。
3.犧牲土地
七月半,人們仍然崇拜土地和莊稼。把祭品撒到田野裏。燒紙後用剪成塊的五色紙包裹在莊稼的穗上。傳說秋天可以避開冰雹,獲得豐收。同時,有些地方還要去後土廟祭祀。定襄縣民俗門口掛麻和谷。
4.祈求豐收
在七月半獻祭通常與希望豐收聯系在壹起。石鼓之夜,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燒香祈福,地上放香。這叫“種稻”(插秧),插得越多越好,象征著秋天水稻豐收。
5.吃鴨子
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在七月半吃鴨子,因為鴨子在水裏遊,取其河燈祈福之意。還有壹種說法是“鴨”就是“壓力”的意思,諧音。吃鴨是為了壓抑“靈魂”,有點牽強,因為“鴨”和“壓力”在很多地方是不壹樣的。東莞人通常吃蓮藕煲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