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為什麽徐霞客中秋節在雲南看到了不壹樣的景象?

為什麽徐霞客中秋節在雲南看到了不壹樣的景象?

中秋節,通常被稱為鬼節和7月30日,是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

民間有祭祀死者,燃放河燈和焚燒紙錠的習俗,除夕,清明節和重陽節是中國祭祖的傳統節日。

徐霞客在雲南經歷了壹年零九個月的兩次“中秋”。但是他在雲南兩個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情況。為什麽?徐霞客在遊記中基本沒有節日的概念,只是隨手寫了壹句話。

但在雲南的《雲南遊記》中,徐霞客與中秋節有關的“八卦”意義重大!他的壹句話是:“黃昏在元中期,老了在石屏。其俗尚知先祭,此無聲。”

翻譯成這樣:

這壹夜是中秋節;去年,在石屏,祭祀祖先的習俗是眾所周知的,但這個地方變得沈默。

他寫下這句話的地方,是在參觀完保山石城(今舊緬甸城舊址)後,返回保山城途中的壹個彜族村落。

這句話的意義在於:

彌補雲南遊失蹤日記前87天的遺憾:1638年7月15日,徐霞客在石屏;

石屏和保山少數民族地區對待中元節的習俗完全不同。

我們知道,中秋節是漢字文化中流行的壹個傳統文化節日,但對雲南的少數民族來說是很正常的。

在徐霞客的家鄉南京和江淮壹帶,中秋節被稱為齋合谷。舊時僧人在河邊渡死者,將紙蓮燈籠放入河中,故又稱齋合谷。

當時整個中秋節都是以拜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最大的民間節日之壹。

我想應該是徐霞客吧,看慣了熱鬧的場面,看到蠻夷之地冷清的場面就會有所感觸。

  • 上一篇:常用的兩種編程方法是什麽?
  • 下一篇:福安古文化手稿內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