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是指利用各種雕琢、雕刻的石頭,創造出具有壹定空間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藝術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感情和理想的藝術。常用的石材有花崗巖、大理石、青石、砂巖等。石材堅硬,耐風化,是大型紀念雕塑的主要材料。石雕和巖畫,在條件適宜的邊疆地區,仍然是原始藝術家創作的主要形式,經久不衰。比如陰山巖畫中就有很多新石器時代的作品。陰山巖畫的表現風格影響深遠。實際上,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古代遊牧民族創作的巖畫多為石刻巖壁,其源頭應追溯到陰山巖畫。此外,狩獵和動物描寫永遠是永恒的主題。商周金文的象形文字,戰國青銅器的寫實圖案,秦代畫像磚中人物的狩獵圖,都是這種技法的延伸,但後者越來越精確、正式和有節奏。可見,對皮影技法的抽象概括和誇張,最能體現中國古典藝術不強調造型,而追求傳神神韻的審美理想。此外,中國古代石雕技術的另壹個源頭——線雕,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在江蘇連雲港將軍崖發現的石像被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末期原始祖先雕刻的。這種線雕石雕的形式是歷代石雕創作中應用最廣泛的。新石器時代出土的石刻雖然不多,但風格並不簡單,與石刻、巖畫完全不同。遼寧東溝後窪的幾件滑石雕塑,均為圓雕人物,刀法粗獷奇特,形象簡單傳神,說明是象征性作品。
上一篇:瑤族簡筆畫下一篇:紅色革命故事作文四年級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