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領略了中國壯麗的山河,目睹了黃河船夫在狂風巨浪中奮力拼搏,聆聽了鏗鏘悠揚的船夫歌聲後,他創作了朗誦詩《黃河頌》,並在除夕晚會上朗誦。冼星海聽後非常激動,表示要為劇組創作《黃河大合唱》。
春節前,張光年僅用五天時間就寫完了400多行《黃河大合唱》的所有詩詞。冼星海在延安壹個簡陋的土窯裏堅持寫作了六天,於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譜子。他們共同譜寫了這個時代的華語音樂史詩。
黃河大合唱《紅歌》的意義。
《黃河大合唱》講述了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其樂融融的遊擊戰故事,歌頌了英勇睿智的遊擊戰士,謳歌了中國百萬軍民在抗日戰爭中的英雄氣概,謳歌了中華民族的磅礴精神,展望了新中國的曙光,向全世界苦難的勞動人民吹響了戰鬥的號角。
通過音樂的表現和渲染,這些場景都變成了真實而豐富多彩的畫面,整個樂章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黃河大合唱》是壹部壯麗的史詩。它伴隨中華民族走過了艱苦卓絕的解放戰爭,打敗了帝國主義,激勵我們為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