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汕頭市潮宏基(002345,古八)細絲博物館的細絲鑲嵌工作室裏,徒弟對細絲寶石如意進行最後的檢驗。
花絲鑲嵌工藝,又稱“精金工藝”,是中國傳統宮廷藝術,“燕京八絕”之壹。其技法復雜繁瑣,大技法分為捏、填、存、焊、堆、鋪、織、編八種技法。2008年,花絲鑲嵌工藝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說到花絲,不得不提花絲工藝國家級傳承人姚迎春。他曾是北京花絲馬賽克廠的壹名工匠。65,438+07歲開始從事花絲鑲嵌。72歲仍在潮宏基花絲博物館花絲鑲嵌工作室任教,是花絲工藝培訓傳承人。花絲鑲嵌技術對手工技能和經驗的要求極高,培養壹個熟練的師傅的時間從十幾年到幾十年不等。所以很多年輕學徒望而卻步,技藝傳承面臨嚴峻考驗。姚迎春有30多個徒弟。
呂是壹名90後學徒,在花絲馬賽克工作室學習了近五年。“現在很少有年輕人能安下心來做精細的工作,”呂魏震說。“壹接觸花絲,我就被它的美震驚了,第壹眼就很喜歡。”呂魏震已經能夠獨立完成相對較小的零件,而且大部分時間他還在向師傅學習。“光是完成壹個成品,估計還要5年,要向姚迎春師傅學習的東西還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