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人和山東人不壹樣的原因是菏澤地區外來人口多,所以山東話不是很地道。菏澤東明縣充滿了河南口音,這和當地的歷史背景有關。早些年當地黃河泛濫,大量人口移民山西,後又轉戰河南、山東。
時間久了,分屬不同地區,形成了現在的局面,所以東明縣無論是語言還是生活習俗都和河南很像。來到這裏,妳根本感受不到山東味,人家會誤以為妳去了河南,這就是菏澤人不像山東人的原因。
菏澤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歷史上曾是通往中原的交通樞紐,文化交流頻繁。境內有40個少數民族,融合了各種民族風情,主要有鬥羊、鬥雞、曹州燈會、民間雜技、皮影戲等。
菏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入選項目有:陶朱公傳奇(定陶縣)、麒麟傳奇(巨野縣)、山東古箏音樂(菏澤市)、商鞅舞蹈(鄄城縣)、傳統戲劇二夾弦(定陶縣)、山東梆子(菏澤市、泰安市)。
棗棒(菏澤市)、四平調、大平調、曲藝中的鸚哥劉舒(菏澤市)、山東洛子(單縣)、山東秦書、菏澤弦子、傳統藝術中的曹州綿人(曹西安菏澤市牡丹區)、鄄城磚雕(鄄城縣)、曹西安縣柳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