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三部曲包括春蠶、秋收、冬殘。從《春蠶》到絲綢業蕭條導致的農村破產,到《秋收》到農民在饑餓中搶糧的故事,再到《殘冬》到農民在徹底絕望壹年後終於自發進行武裝鬥爭的故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筆名茅盾、郎損、、、、誌敬、蒲老、未名、沈、沈明甫等。,出生於浙江嘉興桐鄉。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社會活動家。
擴展數據
《春蠶》,原載《現代》第2卷第1號,1932+01年,講的是清明節之後發生的事情。在這壹個月裏,老鮑彤經歷了“巨大的緊張,巨大的決心,巨大的鬥爭,巨大的希望”,好嗎?
燦冬發表於1933文學(上海1933),第1卷,第1號。是關於老鮑彤有幾個兒子。他知道,他的父親們想通過努力工作來改善他們的處境,這只是壹種幻想。在那個社會裏,“規規矩矩就活不下去。”他和劉保的哥哥劉富清等人,在壹夜之間摸到了反動武裝保安團“三A聯合隊”的總部,繳了槍,走上了武裝革命鬥爭的道路。
茅盾出生在壹個思想新穎的家庭,從小接受新式教育。他考上了北大預科,畢業後在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農村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