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就增長速度來說,第壹產業增長相對緩慢,第二產業增長快速,第三產業則突破以商貿、餐飲為主的單壹發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險、研發、咨詢等行業的發展。
1、就業比重來說,第壹產業就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就業比重增長緩慢,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增長速度高於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
2、總體上看來我國產業結構在保持二、三、壹型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調整優化。但是我國現階段的產業結構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3、比如,到2007年底,從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的產值來看,第壹產業增加28910億元,占GDP比重為11.7%;第二產業增加121381億元,占GDP比重為49.2%;第三產業增加96328億元,占GDP比重為39.1%。
擴展資料:
中國產業結構現狀衡量標準:
產業結構高度化表現為壹國經濟發展不同時期最適當的產業結構,其主要衡量標準是:
(1)收入彈性原則(所得彈性標準),即每增加壹個單位收入與增加對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於收入擴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轉化為收入彈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長率則可隨之提高,對整體經濟增長則較為理想。
(2)生產率上升率原則(生產率上升原則)。為了使收入彈性高的商品能夠出口,必須具備充分的國際競爭能力,因而最佳選擇是把生產上升率高的產業或技術發展可能性大的產業作為重點。
(3)技術、安全、群體原則,即從長遠觀點看,經濟發展的動力是技術革新,從而對於能成為將來技術革新核心部門的產業,目前雖然處於比較劣勢地位,也不能輕易放棄。
百度百科-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