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後,美國企業和日本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壹敗塗地,迫使西方管理學者關註和研究日本企業的管理經驗,對以往的西方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進行反思、評價和探索。壹些西方管理學者在調查了日本、美國等國家大量優秀有效的企業後發現,壹個企業的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但有時候第壹位的不是企業的規章制度,不是企業的組織形式,不是企業擁有的資金設備的數量和質量,甚至不是科學技術,而是人本管理的理念和實踐。自此,與時俱進的人本管理在世界範圍內迅速推行。人本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20世紀末現代管理理論的主要特征。這壹理論強調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主張依靠人來進行各種重要的管理活動。雖然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之道各不相同,但對“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有著共同的理解。通過對現代人本管理的研究,可以發現現代人本管理與我國早期產生的儒家民本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上世紀80年代,壹批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宣言》中指出:“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是聯合國紀念的世紀十大偉人之首,他創立了中國的儒學。後來孟子、荀子等人繼承發揚了儒家思想。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在發展本國經濟時,曾經在本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美國的管理科學與東方的儒家文化思想相結合,使本國經濟得以騰飛。作者認為,中國在建設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理論,而且要充分認識儒家文化對現代管理的指導意義,有效借鑒儒家傳統文化瑰寶。
上一篇:衡水樂先生超市有限公司怎麽樣?下一篇:論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