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奇石協會主席威利?許多年前,奔馳多次訪問中國。他認為東方人視自己為自然的壹部分,而西方人視自己為自然的操縱者。比如宋朝的石對米芾癡情,他對待石頭就像自己的親兄弟壹樣(圖1.44)。這種想法和做法在西方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西方人對事物的理解更理性,更註重事物的本質,如構圖、結構等自然科學內容,而對象形、理解的觀察和理解自然不如東方人耐人尋味。
20世紀80年代末,歐美國家紛紛成立賞石組織。1992年,盧森堡還成立了歐洲賞石聯合會(ESA)。但總的來說,賞石在歐洲並不像盆景那樣迅速普及。當地的賞石貿易主要依附於盆景市場,賞石者與欣賞礦物晶體的人沒有血緣關系。歐美壹些國家將中國的傳統石祭稱之為學士石,而很多國家對觀賞石仍沿用日本名“Suiseki”。賞石的風能在壹些歐美國家蔓延,部分原因是20世紀初人們從日本的盆栽水石中發現了對賞石的興趣(圖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