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從黃帝之日起,在壹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幹支年表”,即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分開組合,每60年為壹個周期。至今,(2018)是中國開元4715的傳統歷法。
2.中國從1912開始采用陽歷。辛亥革命爆發的次年(1912),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采用公歷作為國歷。在年代學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平行。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采用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紀年作為其歷法和公歷年。但是陰歷並沒有被廢除,今天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以陰歷為基礎的。
擴展數據
民國時期有兩套歷法,壹套是陽歷,壹套是陰歷。原來,自辛亥革命以來,南方新政府主要推行陽歷,廢除陰歷。到1928年北伐勝利,軍閥倒臺,國民黨基本統壹了南北,廢除農歷的口號更加響亮。高層領導和新派人士幾乎把農歷和壹切傳統節日都視為封建符號和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堅持要壹掃而光,甚至還下發了“紅頭文件”,禁止大家按農歷過節,所有節日都要按陽歷過。
但是,文件歸文件,傳統歸傳統。少數新學校過元旦,大部分老人們仍然在正月初壹過元旦,有些朋友既不老也不新。元旦也是春節,春節還是春節。壹年要祭祖兩次,貼兩套春聯,發兩輪壓歲錢。這是民國時代的壹大奇觀,現在看不到了。
百度百科:公元。
百度百科:農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