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我國創造了白口鐵軟化。即通過長時間加熱,白口鐵中的碳化鐵分解為鐵和石墨,大塊滲碳體被消除,對提高鐵的韌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戰國中期以後,鐵已經取代青銅成為主要的生產工具。
西漢在塊狀滲碳的基礎上興起了“百煉鋼”技術。其特點是增加了反復加熱鍛造的次數,不僅可以加工成型,還可以減少、細化、均勻夾雜物,大大提高鋼的質量。“百煉成鋼……”之類的成語由此而來。西漢中期又出現了鋼煎,即把生鐵煎成半液態、半固態,並加以攪拌,利用鐵礦物或空氣中的氧氣進行脫碳,以達到所需的碳含量,然後反復熱鍛,制成鋼鐵制品。炒鋼的發明也打破了以前生鐵不能轉化為熟鐵的界限,使原來的兩個工藝系統得以溝通,成為統壹的鋼鐵冶煉技術體系。這是繼生鐵冶煉和鑄造之後,中國古代鋼鐵技術史上的又壹重大事件。
在漢代,鋼鐵工業的發展表現在許多方面。如爐型有所擴大,用石灰石作熔劑,風口也從壹個發展到多個,鼓風設備從人工鼓風、動物鼓風變為水力鼓風的“水排”的創造。
從唐代到明代,古代鋼鐵技術得到充分發展和定型。唐宋時期,實現了農具從鑄造到鍛造的歷史性轉變。從明朝中葉到清朝末年,生鐵年產量達到幾十萬噸。
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中國冶鐵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並不遜於當時的英法等國。
參見:www.tushucheng.com/book/154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