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農歷正月十五。
因為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晚稱為“曉”,所以壹年中第壹個滿月的第十五天就叫元宵節。
元宵節介紹: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根據資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初壹晚上在甘泉宮祭祀“太乙”(太乙:主宰宇宙萬物的神)的活動,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先聲。
元宵最初的意思是“上元節的夜晚”,因為正月十五上元節的主要活動是晚上吃湯圓和賞月,後來這個節日的名字演變成了“元宵節”。元宵節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除夕開始的慶祝活動推向又壹個高潮,成為世代相傳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日形成時只叫正月十五、正月上半月或滿月,隋以後叫元宵或元宵。初唐受道教影響,也叫上元,只是到了晚唐才偶爾叫元宵。但自宋代以來,它也被稱為鄧溪。在清朝,它也被稱為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