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愁》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首任團長羅朗根據北方壹首民間打擊樂曲調改編而成。著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三大紀律八項註意》《東方紅》《獻花歌》都是他改編編曲的。羅朗是開國大典軍樂團的指揮,《挽歌》是羅朗最具影響力的優秀作品之壹。
羅郎看到死去的烈士們的屍體還在戰鬥。他覺得,哀樂不僅僅是哀悼,更是表達緬懷、緬懷英雄業績的心情。所以他在降E小調的基礎上,臨時改了整首歌最強音裏的調,讓曲調在嗚咽哭泣後變得激昂而堅定。
擴展數據:
《悲愴》第壹次演出是在1945張家口市悼念陣亡烈士儀式上。1949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這是中央政府正式批準的國家哀樂。1953年,斯大林逝世,哀樂首次在中國人民廣播電臺播出。
在肖邦的三首奏鳴曲中,就深刻性和藝術獨創性而言,最傑出的當屬《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1839),其中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是肖邦音樂中最膾炙人口的篇章,寄托了華沙起義中為民族解放獻出生命的先烈們的哀思。
百度百科-葬禮進行曲
百度百科-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