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黃梅戲在形成初期從歌舞發展到“二戲”“三戲”,後又吸收了當地流行的壹種叫“羅漢莊”的說唱藝術,並受到青羊戲、譚強戲(指徽調)的影響,形成了這個劇種完整的故事。從清朝乾隆末年到辛亥革命前後這段時間積累的劇目,稱為“大劇三十六部,小劇七二折”。戲劇多表現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這壹時期的黃梅戲基本上是農村勞動者自娛自樂的文學形式。從辛亥革命到1949,黃梅戲逐漸走向職業化,從農村的草臺班子走上城市舞臺。建國後,黃梅戲發展迅速,從安慶流行的民間劇種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劇種。
?黃梅戲主要有花腔和評彈兩大類。其中花腔以小打小鬧為主,生活氣息和民歌氣息更濃;《平辭》作為原劇的主要唱段,其特點是善用長篇敘事,抒情性強,韻味豐富。此外,黃梅戲還有自己的“三腔”——色腔、仙腔、陰腔。色腔表達歡快喜慶之情;仙腔脫胎於當地道教音樂,男仙腔有壹種瀟灑的氣質,但通過特殊唱腔的處理,可以獲得奇特的喜劇色彩或表達悲傷的情緒;陰道腔是壹個專門用來表達抑郁的腔,當死去或垂死的人表達悲傷情緒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