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社會意識的壹種特殊形式。它是以善惡為評價手段,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發揮作用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壹,是人們生活和行為的規範和準則。道德通過社會或某壹階級的輿論來制約社會生活。
在漢語中,道德是道與德的合成詞,道是好的選擇,德是壹種修養或習慣。二者共同構成了它的定義,即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好的選擇是它的異。道德屬於倫理學的範疇,它的主題是人類的活動或實踐,它的目的是人類的幸福。
道德法不同於自然法或邏輯法,它不是100%確定的法律,這是由道德法本身所對應的標的物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所以有人懷疑道德法的存在。
壹個有教養的人,只尋求與題材的確定性相匹配的規律,而不能把道德規律的確定性強加於人。關於道德的知識,只要對我們的活動或實踐有幫助就夠了。另外,知道什麽是好的選擇並不能讓我們有道德,關鍵是實踐,也就是習慣的形成。
道德的主要功能如下。
1.道德為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服務,是壹種重要的精神力量。
2.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有很大的影響。
3.道德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維持社會秩序和穩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促進人的多方面發展的內在動力。
5.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調節階級矛盾、進行對立階級間階級鬥爭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