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類似於中國的傳統節日。
道教節日是道教中紀念、慶祝、誦經、舉薦的特殊儀式,節日到來時舉行齋戒儀式。道教節日長期以來與民俗活動有關,並吸收了中國傳統節氣和季節,因此道教節日頻繁。道教節日多為民間節日。
中國的春節從農歷十二月開始,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所以道教和民俗的關系可以討論。在香港的民俗中,臘月二十三送竈王爺,拉開了新布的序幕。除夕夜,香港市民前往赤松黃仙寺燒香。農歷初壹,設香迎財神;車床工人的生日在初三;初八“迎順興”,廟裏設壇祭天星;第九天是玉帝的生日;十五是上元的正式生日,也是元宵節。壹系列的節日習俗,大多在廟會觀。
在道教中,源於原始宗教對天、地、水等自然的崇拜的三皇——天帝魏紫、地帝清虛和水官東陰——的生日分別是上元(正月十五)、中原(七月十五)和夏媛(十月十五),這三天統稱為三元節。每逢三日節,善信去廟裏祈福避禍。天官皇帝生日恰逢上元燈節(元宵節),是慶祝春節後的第壹個節日。土皇帝生日與佛教盆景重合,會舉行浮雕。與其他兩位皇帝的生日相比,水關皇帝的生日沒有那麽紅火,因為沒有重疊的習俗和活動。香港道教聯合會每三年舉行壹屆“下元會,以解都市之災,祈求世界和平”,祈求壹個和平吉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