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的三要素壹般指:國名、面值、設計。
國名:印在郵票正面的發行國家或地區的名稱。壹般用文字和縮略語來表示。比如新中國郵票上壹直使用“中國人民郵政”,從10月25日發行“任申年”郵票開始就使用“中國郵政中國”,1992。但是,也有壹些國家不標註國名,而是用特殊符號來表示。比如,英國壹直保持著1840的第壹枚“黑便士郵票”沒有標註國名,而是換成了英國女王的頭像的傳統。
面值:印在郵票表面的郵資金額和貨幣單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郵資金額。例如,新中國郵票的面值是20美分、50美分等等。也有壹些國家或地區發行了沒有面值的郵票。比如從1978到1985,美國先後發行了帶有“A”、“B”、“C”、“D”字樣的郵票。這種情況壹般是調整郵費期間的過渡措施。
圖案:即郵票的畫面,是郵票所有元素中最鮮活的因素,可分為主圖和邊框兩部分。因為郵票被稱為“國家名片”,世界各國都以自己國家在政治冶金、經濟、國防、科技、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珍貴動植物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讓妳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