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絲的工藝很多,最細的只有人發的壹半,厚度只有幾毫米。將銀子拉成粗細不壹的銀線後,中間的圖案根據已經做好的圖形框,用捏、填、織、累四種工藝填充編織而成。這種獨特的技巧完全取決於藝術家的藝術感知和熟練的手工。舊時的花絲工藝說的是“三年壹剪”,意思是至少要三年才能成為學徒。至於“切”的長度,就由師父決定了。因為“銀花絲”的工藝復雜,工序多,不是壹個人就能完成的。很多手藝人即使學會了制作,也無法獨立制作,這也是銀花絲學徒眾多的原因之壹。
成都銀華絲綢制作技藝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相比蜀繡、蜀錦,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印花寺傳統手工藝技藝並不為普通百姓所熟悉,因為在計劃經濟時代基本上是對外輸出的。雖然市場是開放的,但由於其相對昂貴的價格和現實的消費觀念,並不為普通人所熟悉。而且由於銀絲制作工藝復雜,耗時長,很少有人能制作銀絲,所以這項技藝也面臨失傳。成都金銀制品廠的道安是成都銀絲制作工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也是中國唯壹能掌握成都銀絲工藝全過程的藝人。1999,道安從成都金銀制品廠辭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發明了專利產品“銀絲畫”。王小路是道安的女兒,道安銀絲工藝的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