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中國傳統的人本思想包括哪些

中國傳統的人本思想包括哪些

中國傳統的人本思想包括內容如下:

第壹:強調個體人格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孔子反對將人動物化,反對無視人的尊嚴,像對待牲畜壹樣對待人。

第二:尊重人的利益要求。

第三:尊重人的物質欲望,反對魚肉百姓。“食色,性也”,抑制人的物質欲望是不人道的。

第四:倡導“仁政”,反對“暴政”。君子應當“以佚道使民”,在執政過程中“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確保其行為“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第五:法與民的關系。法家以道正己,聖人治國,不是要人人為善,而使人人不作惡。

人本思想的介紹:

人本思想的提出可以上溯到孔孟,“仁者愛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精華,西方文藝復興時啟蒙運動把人本主義提高到空前高度,這都說明人本思想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如今人本思想已成為社會壹種主流的價值取向。在中國,人本思想經歷了兩次大的演變。壹次是由人本到民本的演變,壹次是由民本到人本的演變。

在中國歷史上,“人”和“民”有時通用,人本也即民本。但在當代,作為壹種哲學價值觀,人本和民本又是不同的。前面指出,人是相對於物和神而言的。人本是講人與物、人與神的關系,而民本則是講人與人的關系。民是相對於官而言的。

  • 上一篇:郭德綱傳統相聲回歸視頻
  • 下一篇:顏色的起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